按照清代皇室制度,皇子生育下来后就要从亲娘身边抱走,交给其他后妃或是保姆抚养。因此,有清一代就出现了很多的“皇帝乳母”,这些在宫廷中地位并不高的保姆们,有的因为抚育的皇子当了皇帝,她们也就水涨船高,成了爱新觉罗氏的“恩人”。
像我们熟知的曹雪芹的祖奶奶孙氏就是康熙帝的保姆,后来曹氏一族几代受恩,详尽了荣华富贵。但孙氏还不是顺治、康熙朝最著名的保姆,还有四人比她的名气更大。康熙帝将她们葬在了自己陵寝的边上,并修建了等级规制较高的园寝,这四个保姆分别是奉圣夫人、佐圣夫人、佑圣夫人和保圣夫人,这四人中,又以奉圣夫人最为著名。
奉圣夫人,朴氏(据说是朝鲜族人),福临出生不久,朴氏在众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选入皇宫,当上了小福临的乳母。朴氏为人纯朴,忠于职守,对待小福临如同亲子,宫中后妃对她都极为称赞。朴氏的丈夫喀喇因为沾了妻子的光,也从一个下级武官屡次提拨,被授予了二等哈哈番世职。顺治十一年(1654年)七月,喀喇去世,顺治帝念及乳母的情谊,赐他谥号“忠襄”,还赐银建坟立碑。
请入关后,顺治帝成了统一中原的第一代皇帝,他和乳母朴氏的感情很深,甚至有时还超过了生母孝庄。据说,顺治帝经常和孝庄闹别扭,有时母子俩势同水火。不过顺治帝很听朴氏的话,只要他出面,任何纠纷都能化解。而且,朴氏和孝庄的关系也十分融洽,两个身份差距巨大的女人,在后宫中却情同姐妹。
顺治一年(1654年)三月,景仁宫中诞下皇子,即皇三子玄烨,朴氏又受顺治帝的嘱托担上了看护玄烨的重任。自从当了玄烨的保姆后,朴氏更加勤勉用心,用康熙的话说是“朕躬幼时,殚心调护,夙夜殷勤。抚视周旋,身不离左右,提携备至,时罔怠于寒暄。”
为了表示对朴氏的感恩,康熙十六年(1677年),朴氏被封为奉圣夫人,顶帽服饰按公夫人品级。康熙二十年(1681年),朴氏因病去世。康熙帝回忆往昔,追念前劳,悲从中来。他下旨有关部门,从重优恤朴氏一家,她的丧礼规格办得也很高,不仅按公夫人之礼,而且还在孝陵附近赏给她一块墓地,为她建坟。
按说,一个皇室保姆能的这样的荣誉已是十分难得,可康熙帝对朴氏的恩典却依然如故。据史料记载,在奉圣夫人的园寝保顶上立有七个祭文碑,分成两行,纵向排列,左边4个、右边3个。这些碑上分别刻着皇帝7次派大臣倒坟前祭祀的祭文。
朴氏入葬后,康熙帝先后于康熙二十二年和二十四年两次亲临园寝祭奠朴氏,要知道就是一般的妃子死后,皇帝也不会亲自前去祭祀,而朴氏作为保姆却让康熙帝如此留恋,这在清代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充分说明,朴氏在抚育顺治、康熙两代帝王时确实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不过,从侧面也反映出康熙帝的仁义和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