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的一项新发现表明:地球上植物赖以生存的光合作用大约在距今2.5亿年前开始出现。光合作用主要由两个阶段组成, 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这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缺一不可:
光反应阶段:主要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叶绿体色素吸收了光能后,将水分子分解成氧和氢,氧分子被释放出去,而氢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还原剂参与到第二阶段的化学反应中;另一方面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ATP参与第二个阶段的化学反应。
暗反应阶段:这是光合作用的第二个阶段,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氢还原,首先与植物的一种五碳化合物(C5)结合,该过程也叫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两个含有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些三碳化合物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被氢还原,经过一系列的化合反应形成糖类,另外一些三碳化合物则形成五碳化合物,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