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3年的冬天,东汉京师洛阳异常寒冷,夜深人静时分,司徒府衙大门的灯笼在凜凜朔风中剧烈摇曳,几个鬼魅般的黑影忽然出现在高墙下,迅速涂抹勾画一番,又倏然消失在沉沉夜色中。黎明时分,巡逻的卫士惊悚万分,京城各大衙门的外墙上,竟然不约而同的出现两个醒目的白色大字—甲子,随着一场遍及洛阳城的大搜捕,东汉末年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即将爆发。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洗衣机和里买吗,这是东汉晚期流传的一首歌谣。小麦还在生长,大麦已经成熟,在田间收割的只有妇孺,男人们都在西北边地服兵役,基层官吏自备车马一路向西,百姓苦不堪言、控诉无门,只能含泪吞声,私下议论。歌谣中提到的胡,是指居住在西北边疆的羌人,国家有边患,男儿服役从戎、保家卫国本来是寻常之事,但是东汉后期的西北兵役为什么会让百姓如此痛入骨髓而怨声载道呢。
公元一世纪后期,东汉军队击败了强大的匈奴人,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彰显大汉王朝的威名。但在与西北羌人部落的角逐中,却没有取得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绩,在东汉中期直到东汉灭亡,战争反反复复始终不断,旷日持久的对羌战争成为东汉王朝始终无法甩掉的沉重包袱,也给黎民百姓带来无限痛苦,男子出生入死、奔命边关,妇孺劳作田间,还得负担巨额军费和多如牛毛的杂税。战争之外,东汉后期的土地兼并问题愈演愈烈,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加上连年灾荒瘟疫,百姓困苦不堪,很多人为了活命不得不携幼扶老,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乞食,成为流民。
流民,如同滚动的地雷,流动到那里,哪里就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小农社会的管理之道,是千方百计反把农民附着在土地上,农民一旦成为流民,变摆脱了国家管理,很容易成为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威胁力量,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流民造反的事例。西汉末的赤眉军就是由流民演变而来,东汉后期的流民问题比之西汉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为可怕的是这一时期的流民,已经不再单纯是逐寻口粮的盲流,一种宗教信仰正在悄然改变着流民的属性。
赵凯:流民所到之处就会对当地的社会秩序构成冲击,到人多了以后,他可能会去攻打官府,力量更强大的时候,可能就会和政府展开,像大农民起义的对决性的一些战争之类的东西。位于今河北广宗县县城西北的大柏社村,至今仍有一个方圆约一亩地的大坑,坑的西边有座庙,这就是东汉末年百姓接受法师符水治病之处—圣水坑与灵仙庙,如今在灵仙庙,仅有少数老年妇女还依照旧习前来祭拜。而在东汉末年,一场瘟疫席卷中原,百姓饥寒交加,死亡无数,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从四方聚拢到这里,接受法师的诊治,法师自称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病人只需跪拜忏悔,服下法师亲手制作的符水即可病除,穷人分文不取,富者交钱多少全凭自愿,不少气息奄奄的病人竟然转危为安,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妙手回春的大贤良师,百姓争相前往接受法师治疗。
张角冀州巨鹿人,太平道的首领,东汉末年,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十万人之多。东汉末年瘟疫横行,社会腐败,张角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赢取百姓的信任,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在绝望之际,对张角符水治病的方式深信不疑,张角亲手制作的符水已无法供应庞大的流民群体,只能命众徒修建庙宇,自称求来灵仙。并告诉百姓,灵仙在庙旁的水坑里放入了灵药,喝下圣水坑里的水就能治病消灾。东汉朝廷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碗飘着黑色纸烬的符水,给东汉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
太平道用符水疗疾,给老百姓治病,正好是当时广大生活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生活上的一种需要,正好符合和满足了当时生活在死亡线上的东汉中后期的广大人民。
在浮水治病的同时,一本神秘的经书更进一步地让百姓对大贤良师的无所不能深信不疑,《太平经》现收录于《正统道藏》第119卷,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之一,又名《太平青领书》,《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济穷、自食其力、达天下太平为主旨,但多为巫觋杂语。汉灵帝时期,张角得到民间流传的《太平经》,在《太平经》的基础上提出了致太平的理想,《太平经》曾两次被献给汉朝皇帝,但第一次献书人被处死,第二次被束之高阁,张角得到这本书后如获至宝,并以此为教义创立了太平道。
大贤良师告诉人们,只要加入太平道,就会进入彼岸的那个世界,那个世界里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食辄令有余,新陈相因。对于已经习惯了了官吏盘剥、世态炎凉的东汉百姓来说,大陆泽畔的这个世界俨然是真正平等和谐的世界,在冥冥暗夜中,张角口中的太平世界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和光明。
公元165年至公元166年,汉桓帝曾两次派大臣前往河南祭拜老子,并将老子灵位请回宫中祭拜,老子是清心寡欲的代表,汉桓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荒淫无道的皇帝之一。他祭祀老子是希望像道家学说宣扬的那样给自己留个龙种,汉桓帝御宇多年却一直没有子嗣,这成为困扰他多年的一块心病。但是,更重要的是在他统治时期民不聊生、边境多事,小规模的农民暴动此起彼伏。而这些农民暴动往往是打着老子的名义起事的,因此,汉桓帝再三祭拜老子,表示自己信仰老子思想,希望借此能够控制道教信仰,维护皇帝的威望,当然他也希望他的臣民能像老子说的那样清静无为,好让他安心享受人间富贵。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祭祀老子,实际上是承认道家思想的合法性,对道教信仰在民间的迅速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老子和道教最终没能给汉桓帝创造出一个龙种,但是,汉桓帝祭拜老子的姿态,为道教的迅速传播开了绿灯。
张角的太平道并不是当时唯一的民间宗教,位于巴山北麓的午子山,壑幽林密、溪水潺潺,相传东汉人张修曾在这里创立了五斗米道,百姓交五斗米可以加入组织,五斗米道由此得名,张修在徒众中建立起严格的管理组织,俨然成为一个与地方政府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儒家思想曾经是大汉王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今这个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致命的冲击,一个思想混乱的王朝必将陷入全方位的混乱。到汉灵帝时期,太平道势力遍及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地,组织的信徒多达数十万人,就连皇帝身边的宦官、卫士、朝廷大臣竟然也有不少人加入了太平道,太平道、五斗米道即将把大汉王朝逼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右下角关注肃说历史”。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