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是在我省奋力推动“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建设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盛会,更是检阅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示山西美好形象、提高山西美誉度的重要平台 ——
“大太原真的是全线大爆发,整个城市几乎又重新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装扮。破旧的城中村全部拆除,全市的地铁和道路也开始在逐渐的完善中。随着二青会的临近,省城太原会越来越美。”市民范先生感叹着城市一天天的变化。
8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将在山西举行,这是我省第一次承办的全国综合性大型运动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山西知名度和名誉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的承办对于带动城市的消费,提升城市的影响力,激发整个城市的体育热情都有着巨大作用。那么,二青会在筹备、举办,乃至举办结束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会给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提升城市影响力
绿树成荫、碧波荡漾、鸟鸣阵阵,汾河岸边,徐徐微风拂面而过,令人心旷神怡。站在祥云桥往南眺望,远处的汾河上,造型各异的四座桥梁横跨汾河两岸……
随着太原汾河景区三期的华美亮相,太原市民又多了一处体育锻炼、休闲游玩的新胜地。重要的是这里将成为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水上运动项目的比赛场地。据了解,汾河三期是汾河景区的南延工程,北起龙城大街祥云桥南500米,南至迎宾桥南2公里,全长12公里。景区内还增设有7个篮球场,3个五人制足球场,6个沙滩排球场,1个儿童游乐场。
“为迎二青会,汾河公园还建起了‘汾河之冠’人行景观桥,特别的壮观。尤其是傍晚的时候,一定要去看一看,保证不后悔。”家住滨东花园的市民侯女士开心地讲述着太原的点滴变化。
新建的体育场馆造型新颖别致,极具现代气息;新建的三座跨汾河桥气势雄伟,四通八达;汾河景观带向南延伸了12公里,新增游船码头、休闲花园、沙滩排球场等特色景观;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日新月异,群众的出行和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如今,走在太原的大街小巷上,感觉到路更宽了,道路更整洁了,市政设施焕然一新。而这一切变化的动力就来源于将要举办的二青会。
“体育更拥有改变城市的力量”。对于主赛场的太原来说,在二青会的带动下,太原很多配套工程加速改造,如,晋阳湖公园、汾河三期、滨河体育中心、周边道路、学校、医院等。
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赵晓春表示,全省共有11个市、11个县区承担了二青会参赛任务,这些市县区将大力升级改造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整合城市公共资源,加快城市路网和公交体系建设,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推进城市主次干道和小街小巷改造建设,重拳出击整顿污染源,推进包括空气、土壤、水体治理等十项整改工程,改善城市绿化,城市面貌取得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下一步,我省还将把这一效应继续推进、扩展,借力二青会,全面塑造山西各地文明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打造城市亮丽景观,深度挖掘特色景点,结合历史文化,向世界投放亮丽的山西名片。
由此可见,大型体育赛事不仅带动、促进了办赛城市群体赛事、群众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民众的健康水平,还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素质,增进了社会和谐,逐步改变着民众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极大地拉动了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举办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
体育场馆更完善
新建的具备国际标准的水上运动中心,填补了我省无水上项目的空白,可以满足二青会赛艇、皮划艇项目比赛需求。赛后可用于太原市及全省水上运动项目专业队伍的训练,承办国际国内水上运动项目比赛,开展龙舟比赛等群众性水上体育活动。
太原市作为二青会的主赛区,将承担60%以上的比赛任务。太原主赛区除对部分场馆进行改造维修外,将推进青运村建设,新建太原体育训练中心、太原网球中心、太原水上运动中心、滨河景区沙滩排球场、山西体育中心射击馆和国际体育交流中心。
……
在二青会办赛方面,我省承办32个夏季项目和两个冬季项目分项的比赛,承办比赛的场馆则分布在全省11个市、11个县(市)区及9所省直高校、3所市属院校。目前,全省竞赛场馆基本建设完毕,而太原承建的11个场馆的配套建设任务已于3月15日前全部竣工,已具备举办测试赛的基本条件。
这些场馆的陆续开建,无疑将促进当地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不仅如此,作为一座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寓意深刻的人文性建筑物,体育场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促进了城市精神的提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体育场馆经济影响凝聚和展示着城市的软实力。
赵晓春表示,这样布局不完全是因为二青会需要大量的比赛场馆,也是希望通过举办比赛,能够在各个场馆的所在地培养出更多的体育爱好者。而二青会场馆的建设,也与城市功能提升、保障改善民生相结合,既要满足赛事要求,又兼顾赛后利用,尤其是全民健身的需求。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除了这些体育场馆的功能外,更关心的是这些场馆今后能否进入日常的生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公布《“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共享青运”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向纵深发展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我省将做好二青会后场馆全民健身综合利用,50%以上的大型体育场馆要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同时,推进“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建设,到今年底各县平均完成150公里以上的健身步道建设,为广大徒步、越野、健步走爱好者提供健身便利,为2020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奠定基础;加大冬季冰雪场馆建设,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发展等。此外,建设体育与旅游、康养、休闲、商业等体育服务综合体。推进芮城圣天湖、榆社云竹湖和大同御河3个国家级体育小镇建设;市级要以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冰雪体育设施、社区全民健身中心、城市“15分钟健身圈”等项目为主,在城市公园、广场、绿地、金边银角、街边等地建设镶嵌式健身点,改造一批旧厂房、仓库、商场等用于体育设施等。
健身热情持续激发
二青会是我省首次举办的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共设有49个竞赛项目、1868个小项,创造了综合运动会世界之最。其中,夏季项目37个大项、冬季项目5个大项、全能项目7个大项,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一届运动会上“兼顾”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另外,还增设了龙舟、中国跤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使二青会更富有“中国特色”。
按照参赛人群,二青会设有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两个组别,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人才来源和参与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其实,早在去年8月,我省就明确了二青会的办赛目标——精彩、惠民、难忘。其中,“惠民”就是要通过二青会把体育生活化、健身经常化,让体育赛事与全民健身同行,掀起一股全民参与运动的热潮。
过去一年,我省各市以“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共享青运”为主题,承办了60余项全国群众体育赛事,举办了近百项省级群众体育赛事以及400多项市级全民健身赛事,并结合全民健身日、“二青会”倒计时一周年、省运会开闭幕式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激发了群众的健身热情,有力提升了二青会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正如赵晓春所说,通过举办二青会,将进一步完善群众健身设施,弘扬群众健身文化,构建系统化的“大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群众个性化健身需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乘势而为,激活山西产业发展内生力
城市面貌的革新,道路交通的改善,旅游配套的提升,市民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美誉度的增加,增强投资,拉动消费,为经济发展带来无限活力……
二青会的到来,给全省注入活力的同时,也激发了整个城市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亮点一
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效应
二青会的魅力在于吸引眼球,通过精彩的赛事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当前,火爆的体育赛事带来的注意力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已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以品牌赛事拉动人气,发展体育延伸产业,带动相关领域消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可以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模式。
此次二青会比赛项目以太原、大同两市为主赛区,全省各市都承接了比赛项目,以此为契机,通过举办二青会,大胆尝试和培育山西“体育+”“+体育”发展模式,打造以体育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兴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亮点二
“体育+旅游”具有光明发展前景
近年来,以户外运动为主体的体育赛事吸引了高端游客,实现了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举办“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之类的顶级赛事,对进一步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我省“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其他遍布三晋大地的人文景观将起到重要作用。
体育赛事具有天然的对外开放属性。赛事是入口,也是出口,可以让我们走出去,也可以让我们引进来。打造品牌赛事,就是搭建了“让山西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山西”的新平台,对于我省当前推进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战略、促进我省全面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在落实“一带一路”中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亮点三
与5G结合,有力推进我省科技实力乃至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以5G技术为例,山西体育已经在二青会上开展5G标志性体验,打造了全国第一个运动会5G示范园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从会务、观众、运动员3个板块提供5G服务,这是5G场景下的全国首次使用。当下,中国自行车运动产业正在紧紧抓住5G时代到来的机遇,积极探索“互联网+骑行”新模式,鼓励开发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自行车运动产品和服务,推动线上、线下自行车运动的良性互动,打造自行车运动产业新生态圈,抢占5G市场先机,实现产业“弯道超车”。
链接
二青会大事记
1.2015年7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函,正式同意山西省承办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
2.2015年10月27日下午,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圆满落幕。在闭幕式上,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复明从国家体育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树安手中接过了青运会会旗。随着会旗的交接,标志着青运会正式进入“山西时间”。
3.2016年11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山西省省长楼阳生担任筹备委员会主任,并于11月29日召开了二青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4.2017年7月,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征集并初评后,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会徽、会歌、吉祥物、宣传画、宣传口号评选活动正式开评。
5.2018年8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二青会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二青会官网进入试运行。
6.2018年8月18日晚,山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太原圆满落幕;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活动正式开启。
7.2019年1月,由人民网负责承建的二青会官网正式开通上线。
8.2019年1月11日,二青会太原赛区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在太原理工大学举行。
9.2019年1月14日,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冬季项目比赛鸣枪开赛,来自山西省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滑雪队的于洋以总成绩50秒92勇夺单板滑雪女子平行大回转体校组冠军,摘得二青会首金。
10.2019年3月14日至29日,二青会组委会志愿者工作部正式面向全省社会各界、各高校公开征集二青会志愿者徽、昵称、口号。
11.2019年3月28日上午,二青会圣火在山西运城市芮城县西侯度遗址圣火公园成功采集,二青会网络火炬传递也在当日正式开启。
12.2019年3月29日上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单项竞委会成立大会在太原举行。这标志着二青会筹备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13.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花样滑冰比赛在临汾市滨河东路冰世界乐园开赛。当日上午,本次二青会花滑项目的首金由代表山西太原参赛的女子单人滑短节目冠军曹颀婧获得。
14.2019年4月28日晚,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决战动员誓师大会在太原市举行。
15.2019年5月4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山西燃气杯”实体火炬传递在山西芮城县永乐宫景区拉开帷幕。自3月28日二青会圣火在芮城县西侯度遗址圣火公园成功采集,历时1个多月,途经33个省级站点的山西省外网络火炬传递后,二青会圣火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回归三晋大地,进入实体传递和网络传递同步进行阶段。
16.2019年5月25日上午,中国·太原“后二青时代”体育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太原召开,业界人士云集一堂,用开放、进取和发展的眼光,展望“后二青时代”,用严谨、睿智和真挚的思维,把脉“体育与城市发展”。
17.2019年5月2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志愿者徽、昵称、口号对外发布,并于当日正式启用。
18.2019年6月1日下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山西省体育局、中国邮政山西省分公司联合在太原举行二青会特许产品发布会,首批设计开发的邮品、金属、钞币、文创4大类30余款特许产品亮相。
短评
“体育+”,为我省经济发展再加码
去年,我省举办马拉松赛事25次,参赛人数超过15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过1亿元;自行车赛事举办数量超过30次,参赛人数超过1.3万人次,带动各类消费超过0.5亿元;体育彩票销售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累计销售42.84亿元;全省全民健身人均体育场地1.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数达到1100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20亿元。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体育赛事不仅改变着山西人民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也正在悄然改变着山西的产业结构。
一直以来,体育赛事作为体育活动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为城市形象的展示、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动力。二青会作为一个“经济引擎”,在推动地方体育发展的同时,加大了体育附加产业的发展,为我省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带来新的契机。通过场馆建设、比赛设备等投入产出,不仅可以拉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能吸引相关广告、旅游、信息技术、餐饮服务等行业加大资金投入;不仅能拉动比赛期间相关行业的经济增长,而且能扩充相关经济在大数据时代的集聚效应,更能带动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仅能促进城市在建筑领域、交通领域的发展,而且能增加城市就业人口,更能拉动建筑和交通行业相关广告行业的投入。
当下,以二青会为引领的体育赛事正以其强大的经济效益和溢出效应,充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省实现“三大任务”、推进转型发展和对外开放起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责编:小白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