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9)日上午,位于重庆渝北区回兴街道羽裳路社区与辖区共驻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近300余人参加了这项活动,共庆祖国母亲70周岁华诞。
活动中,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杨德兵作为特邀嘉宾,讲述了自己成长的经历。
杨德兵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
杨德兵,48岁,铜梁人,重庆永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架子工班组组长。他说,1988年,他来到重庆市第八建筑公司打工,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便当了一名杂工,但一有空就偷偷地学习脚手架搭设技术,喜欢记笔记,有时还自制图集。因为刻苦,后来还掌握了架子工技术操作技能,取得了上岗资格证书。
由于杨德兵善于不断地总结从事架子工的工作经验,整理自己的工作日记,结合施工现场的各种位置、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因素、脚手架搭拆的应变能力等情况,编写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拆》、《扣管、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区别及应用》等小册子,并在公司内部进行推广使用。
担任架子工班组长后,杨德兵针对架子工岗位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事故苗头较多的特点,对新工友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举办“架子工技术”、“安全规程”、“现场安全施工三不伤害”等技术培训,并进行考试,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都达到了规范要求。
建筑业流动性大、工序复杂、工种多、交叉作业,不同的项目,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作业环境不同,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他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熟悉图纸、规范、标准以及施工合同,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合工程特点、规模、环境点、地质、水文重要条件等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施工过程处于正常状态。
居民认真聆听
当上全国劳模后,很多人都问他,老杨,你现在不需要下力了,还来干这份苦活累活干啥?
杨德兵说,这份手艺不能忘了。“架子工才是我的老本行,全国劳模只不过是我的一份荣誉而已,我不能对不起这份荣誉。”
如今,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并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渝北区总工会副主席。
有居民提问,“杨代表,你都当了工会副主席了,怕是不得搭架子了哟?”对于居民的提问,杨德兵笑着说:“这份荣誉都是来自搭架子当工人,我要是不搭架子,啷个还能名副其实是劳模呢?”
说完以后,全场哈哈大笑起来。活动现场,掌声雷动。居民们载歌载舞,庆祝祖国母亲70周岁华诞。
社区书记杨丽娜表示,通过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力,让更多的企业和居民感受到了党组织就在身边,同时也达到了与民同欢乐共庆祝的效果。
共庆祖国母亲70周岁华诞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