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电梯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盲目自救和救援不当,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由于救援不当造成被困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坠入井道死亡的案例,而如果大家对救援过程的危险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些悲剧本可以避免!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这就是电梯底坑,被救人员往往会掉入这里,而是死是活通常都由被困时电梯停靠的位置决定,如果电梯停的楼层比较高往往活不了。
由于电梯是故障停梯(电梯本身的故障或安全保护装置动作或者停电等),所以轿厢往往停在高于或低于某一楼层的地面,如果停的离某一层较高,则轿厢护脚板(护脚板本身要求不小于750mm)和地面之间就会留有可怕的间隙,而绝大部分电梯行业外的人员对此间隙并不了解。这一间隙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通往死亡之路的入口。
救援不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救援人员对电梯救援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从事救援的人员往往是小区保安、电工或门卫等(这类人群通常都只持有电梯紧急开锁的三角钥匙)。对于这部分人员我们不应该过分地对他们进行苛责,而应该认真反思我们目前的管理制度。
另一方面,救援过程中电梯维保人员与物业人员的沟通发生问题,从而造成被困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发生意外。
案
例
:
案例1:2011年6月23日上午,深圳布吉上李朗片区停电,一部电梯停在5、6楼中间,当时有一男一女被困在电梯内。公司保安随后赶到把五楼的电梯门撬开,在地面铺上棉被,让他们跳下来,男子成功逃生,而女子则不慎滑倒,坠入电梯井。
案例2:2013年12月29日下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发生一起电梯事故,两小孩被困小区电梯,营救过程中一名11岁的小孩坠入电梯井道不治身亡。
案例3:2011年5月5日早上,四川宜宾市天桥小区因突然停电引发悲剧。高三女孩小丽(化名)在坐电梯下楼上学去时,遭遇突然停电,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的情况下,门卫室大爷好心救援(当时已经73岁,用三角钥匙打开电梯层门和轿门),但是没想到少女意外跌落电梯井。
案例4:2015年平安夜刚过,海口市海甸二东路的拆迁安置小区水岸阳光小区B区就发生了一件不平安的悲剧,小区的一名住户在电梯内被困近三个小时后,电梯门终于被保安打开,随后叶先生试图从轿厢爬出去,在这一过程中,不慎坠入电梯井身亡。
这么多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应该对有关制度进行反思。
下面再给大家梳理一下被困电梯的基本安全常识。
保持镇定
如遭遇停电、故障等,被困电梯内时,首先应保持冷静,电梯并非全封闭空间,不易造成窒息,如遇电梯内人多拥挤,更应尽快镇定情绪,调整呼吸。
呼救
按下电梯内的警铃呼救,使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呼救。
拨打电梯应急救援电话或电话呼救
如果呼叫无效,可以留意电梯外是否有人员经过,并进行呼救。
等待救援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与电梯门保持距离
千万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如乱蹦乱跳,因为跳动会引起电梯的震动,可能导致电梯失控下滑。
更不要强行扒开电梯门,因为一方面扒门可能引起电梯的再次下坠,引发更严重的电梯故障,另一方面扒开门之前,对门外的情况完全未知,可能造成扒开门后意外坠入电梯井道。
希望电梯界不断努力,争取将电梯的伤亡事故降低到零,我们是能够做到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