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秋季开学,家住福建省仙游县盖尾镇芹林村、盖南村的数十名学生家长联名投诉称,位于盖尾前连村的原高峰中学撤并设立第二中心小学的消息引发热议和周边村民的不满。令村民感到奇怪的是,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和第二中心小学直径间隔不到1公里,按常理,如此短距离的建设两所中心小学,是非常不合理的,这到底是个别官员“拍头袋”?还是教育部门和政府的选址靠猜?还是另有“黑幕”?
对此事,盖尾镇芹林村、盖南村、昌山村、衫尾村等20多个村庄的家长质疑仙游县教育局和政府选址严重失误,明显存在乱作为。盖尾镇两所中心小学间隔不到1公里引发村民质疑和投诉,民众反映的问题到底如何?记者近日展开调查和走访。
争议:刚新建了中心小学,为何不到一公里处又设立第二中心小学?
最近,盖尾镇党委政府向仙游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并递交《关于盖尾镇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的建议方案》。该《方案》中提出“2019年秋季,设立以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为校址的盖尾第一中心小学;撤销高峰中学,以高峰中学校址为主校区设立盖尾第二中心小学……”
得知盖尾镇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的建议方案上报相关部门和政府后,引发广大学生家长的热议和不满,不少村民认为盖尾镇党委政府上报的建议方案明显不妥,他们怀疑是教育局和政府个别领导“拍头袋”的草率决定,甚至是渎职行为。
图:盖尾镇地图,目前镇人口11万,木兰溪将盖尾镇分为南北两岸。
芹林村村民林玉海介绍说,撤销高峰中学并设立第二中心小学,学校布点和选址均不科学、不合理。他说,目前盖尾镇人口11万,木兰溪将盖尾镇分为南北两岸,南岸11个村,北岸14个村。一旦撤销高峰中学后,位于南岸的芹林村、盖南村、仙华村等行政村附近再无初级校。撤销后的高峰中学原址设立第二中心小学,势必形成南岸片区11村无初级校、北岸14村无中心小学,而南岸芹林村与盖尾村直径间隔不到1公里却有两个中心小学的混乱布局。如此乱局,据当地部分村民反映,他们质疑盖尾镇党委书记张建庚为迎合市领导傅冬阳、郭碧仙夫妇的“上意”造成的。
而撤销高峰中学合并设立的第二中心小学,与位于三郊线公路旁的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直径相距不足1公里。这到底是科学整合教育资源,还是重复建设浪费教育资源?还是借整合教育资源为名,成为教育部门和政府个别领导之私情及个别官员的“公器私用”行为?芹林村、盖南村等数十名学生家长议论纷纷,对其真正原因,他们却不得而知。
走访中,芹林村、盖南村的多位学生家长还透露,2019年5月13日,郑金椿被任命为仙游县高峰中学校长。2019年6月4日仙游县教育局还公开公布了秋季中小学招生计划,其中,高峰中学仍列入其招生范围,并已招收了部分学生。但诡异的是,至7月2日,郑金椿校长却突然被无故免职,高峰中学因被撤销而停止招生,并改名为“盖尾第二中心小学”。郑金椿任职高峰中学校长前后共51天,仙游县教育局对郑金椿出尔反尔的任命及随意变更招生计划的笑柄,在社会上影响极坏。
现状:新建不久的中心小学已经投入近四千万元,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原盖尾中心小学因存在安全隐患,政府多年来一直考虑对其整体搬迁至高峰中学,甚至时任县宣传部长连向红(系高峰中学所在地前连村人)也多次协调搬迁均未果。为此,2016年初,上一届盖尾镇党委政府领导提出将原盖尾中心小学整体搬迁至芹林中学原址,芹林村、盖南村村民热情沸腾,举双手欢迎支持。之后,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规划、设计、立项、招投标等规范流程,三年来共完成政府财政投入3600多万元,已初具办学规模并继续不断完善建设中,且自2018秋季起按期招生办学。
图:新建成不久的盖尾镇中心小学,村民们赞不绝口。
对于教育事业,芹林村、盖南村两村上万民众热情支持办学。芹林村教育发展基金成员林元富告诉记者,当时村民支持教育事业热情高涨,甚至为了使可能搬迁来的盖尾中心小学能够尽快达到省级示范校的标准,芹林村教育发展基金会还给村民发出了一份倡议,请村民们捐资成立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迁址专项基金,每人限捐一万元。结果仅一天时间,就有248人捐款,金额共计248万元。隔壁的盖南村也踊跃发动捐款,当天也筹集到100多万善款。
8月23日上午,记者在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内看到,两栋红色外墙的教学楼落落大方,工人正在做最后的卫生扫除和张贴欢迎标语。而旁边教师宿舍楼和综合办公楼已经封顶,工人正在紧锣密鼓的进入装修阶段。据现场负责人介绍,两栋教学楼去年已经交付使用,宿舍楼和综合办公楼明年也能对外办公。最近,盖尾第一中心小学已张贴招生通告,2019秋季起,该校区还准备扩大招生办学。对此,村民们赞不绝口。
对于在距离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不到1公里的地方又设立第二中心小学一事,芹林村、盖南村广大学生家长表示质疑和不解。两所中心小学间隔不到1公里?“不仅招生生源、校园管理、师资分配等必将受到影响,也沉重打击我们村民热心于尊师重教的高涨情绪及积极性。”盖南村村民肖洪金表示,广大村民和学生家长对教育部门和政府教育选址和布点严重质疑。
隐患:新将设立的“第二中心小学”地势太低洼,多年来逢暴雨就遭水淹
“2016年1号台风‘尼伯特’我们这里降雨是179毫米,但是高峰中学的积水是降雨量的两三倍。成人去都淹到大腿甚至腰部,让小学生去读书,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太危险了。学校门口也有一条河,回家路上孩子打闹的事情常常有,如果不注意被推到河里,多危险。”盖南村村民肖洪金介绍说, 高峰中学地势太低洼,将高峰中学撤并第二中心小学确实不适合。
肖洪金的说法也得到周边盖尾村和前连村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同。在盖尾村附近一幼儿园上班的郑老师手持之前水淹的照片向记者证实,当时台风“尼伯特”降雨后,高峰中学校园内一片泽国,水淹最深的地方有1米多,老师和学生从宿舍走去教学楼,只有蹚着水过“河”。每次大暴雨,办公楼和宿舍楼一楼基本被水淹,事后,学校领导和老师带领学生对被水淹过的教室和宿舍进行消毒。
图:2016年台风”尼伯特“给地势低洼的高峰中学带来严重洪涝灾害。
高峰中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对记者说,从下暴雨开始,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心就绷得紧紧的,生怕学校被淹,学生出事。这么多年以来,学校已经因暴雨被淹过好多次。一旦是学校上课时间被洪水淹了,肯定会影响到教学和学生上下学安全。
调查中,记者在高峰中学门口的溪流边看到,有一台挖机和几名工人正在搭建一座水泥桥。据施工负责人介绍,该座桥宽8米长十几米,便于疏导交通压力和部分学生从盖尾村就近到高峰中学就读。在大门口,高峰中学的牌匾仍挂在上面,校园内还是原来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并未出现工程基建和修缮事宜。
走访中,高峰中学旁边的盖尾村、前连村多位学生家长向记者证实,高峰中学确实撤并为第二中心小学,2019秋季小学准备招收三个班。但是,在校门口和村庄路口却迟迟没看到招生简章。不少学生家长抱怨说,一旦高峰中学被撤销,学生只能到5公里开外的盖尾中学(完全中学)或者北岸的石马中学、斜尾中学、昌山中学三所初级中学就读,路途远上下学不便。
而家住北岸石马村、昌山村、衫尾村的学生家长则表示,他们周边已经有三所初级中学,却没有中心小学配置,很多家长只好将孩子送到8公里左右的第一中心小学就读,如果走路的话需要1个小时,沿途路上颠簸流离。相信大家还记得,2017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仙游县盖尾镇杉尾村杉尾桥坠落发生校车坠桥事故,导致3人死亡,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图:木兰溪将盖尾镇分为南北两岸,目前两个中心小学都设在南岸,极不合理。
据衫尾村的学生家长张先生介绍,木兰溪北岸的石马村、昌山村、衫尾村等十多个村庄送孩子读书和通往外界,多数从该条狭长的杉尾桥经过,一旦堵塞和车辆交汇,消防车无法进出。无疑给接送孩子埋下不少安全隐患。
走访中,不少受访学生家长提出疑问,原盖尾中心小学搬迁至芹林中学校址,系经几年来严格法定程序的审批,而高峰中学撤并为盖尾第二中心小学,仅凭盖尾镇政府所谓的一纸《方案》,也没人任何审批手续就撤并,这合理吗?是否有“幕后黑手”在撑腰?对此,不少学生家长和村民愤愤不平。
对于村民质疑傅冬阳、郭碧仙夫妇系“幕后黑手”问题,村民不仅向各级党政部门包括纪委监察部门提出实名公开上访控告,也向莆田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进行申诉。23日下午,就部分村民的质疑,记者致电郭碧仙本人核实相关情况,对方承认娘家系盖尾镇盖尾村人,很早就搬到泉州居住,但对方否认参与村里任何事务,并向记者做了澄清和辟谣。
期盼:走访调查中,不少学生家长提出三点合理性建议
随后,记者从仙游县教育局官网查询到,仙游县招生委员会于7月4日关于盖尾镇2019年秋季学校招生方案的批复中提到,根据盖尾镇的招生方案,2019年秋季起,高峰中学停止初中部招生,原招生普及片区划归盖尾镇内中学。具体工作日程安排请按仙招办【2019】6号文件通知执行,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实施。
8月1日,仙游县委办、政府办就此事还专门形成《关于协调盖尾镇教育资源整合有关问题》的会议备忘录(【2019】年9号),会议议定成立盖尾镇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小组以及关于学校撤并、搬迁及管理等相关事宜。
对于以上事实,盖尾镇芹林村、盖南村不少学生家长和村民代表认为,盖尾镇政府提出的“撤并高峰中学、设立第二中心小学”整合基础教育资源方案和《关于2019年秋季盖尾镇学校招生方案的请示》(盖政【2019】98号)招生方案不合理。紧急呼吁仙游县教育局和政府重视,叫停相关整合基础教育和招生方案。
图:仙游县招生委员会关于盖尾镇2019年秋季学校招生方案的批复。
走访调查中,不少学生家长提出三点合理性建议,一、原高峰中学继续招生开办,便于兰溪南岸的盖尾村、前连村、仙华村等周边学生就近上学。二、在现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办学走上正轨之前,暂时不予设立第二中心小学(高峰)。三、即使需要设立第二中心小学,应本着科学合理布点和规划原则,考虑将其设立于木兰溪北岸人口较为集中的杉尾村、昌山村等片区等。
芹林村村民林玉海说,现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系2016年仙游县委县政府提出“补短板教育”的项目之一,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肯定。如果政府坚持在原高峰中学校址设立第二中心小学,芹林村、盖南村村民们一致提出要求,将盖尾中心小学南校区恢复原芹林中学招生办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气愤:仙游县教育局和各级政府部门以各种理由回避采访,推脱责任
通过采访,各方都认为高峰中学撤并成第二中心小学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布点。而大多数的学生家长以及受访村民,更希望高峰中学能继续招生开办,第二中心小学设立至杉尾片区。现在新学期已经临近,各方都希望仙游县政府以及教育局尽快做出结论,为广大孩子的安全着想。
记者采访盖尾镇、教育局、仙游县政府领导想要听听他们对于此事的看法,盖尾镇党委书记张建庚得知记者的来意后,直接将责任推到县教育局和县政府领导,并声称决策权在上层领导,并坚持记者要到宣传部沟通好才能接受采访。
而身为仙游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的黄朝阳,态度粗暴,一听到是记者进来了解盖尾镇高峰中学撤并成第二中心小学审批事宜,直接从位置上跳起来,气势汹汹地说“要采访可以,必须要县委宣传部的介绍信拿过来,不然就走!”记者主动出示证件给对方确认身份,黄朝阳不但不看一眼,还直接冲过来动手推搡记者手臂,欲将记者从办公室赶出门外。
对此事,记者8月23日下午来到仙游县政府办公区进行采访。仙游县委书记郑亚木表示,他外出开会不在县委办公楼,建议记者向分管领导和教育部门进一步了解情况。
“有什么比孩子的安全和教育更重要!”盖尾镇广大学生家长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领导应该实实在在的为孩子的读书和教育问题多思考,多调研,多评估,而不是屁股决定脑袋,搞重复建设,浪费国家资金和资源。
针对此事,记者将持续关注。(记者李为民,黄春华福建仙游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