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研究所:用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为抑郁群体提供医疗方案

导读:市场前期已有了像Know Yourself这样的泛心理咨询品牌做了市场教育,抑郁研究所要做的就

导读:市场前期已有了像Know Yourself这样的泛心理咨询品牌做了市场教育,抑郁研究所要做的就是从中间切一块,高度垂直,把“医疗+心理咨询”做透,因为抑郁症单靠医疗或者单靠心理咨询都是无法治愈的。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抑郁症呈上升趋势引发公众的关注,尤其是当“抑郁”与“自杀”频频成为新闻热词的时候,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疾病阴影,已经成为一个公共议题。

在中国,公众对精神疾病的重视程度远不如生理疾病,甚至对精神疾病存在着很大的误解和歧视,这导致了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地下状态,有很强烈的病耻感,延误了就医。医疗资源方面,抑郁症治疗需要医疗机构的诊断用药和心理咨询相结合,但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医疗解决方案可以兼顾两者。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人在患上抑郁症之后,无法得到专业、持续和高质量的治疗。

任可曾经是一位重度抑郁症患者,现在也是“抑郁症研究所”的创始人,曾经的治疗经历让她发现这个行业存在很多问题,也从中找到了市场机会,并通过她创办的“抑郁研究所”,用一种互联网化的运营方式,为抑郁群体提供解决方案。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机会

目前,中国有1.8亿泛抑郁人群,抑郁症患者达9000万人,但其中仅有7%的人坚持用药、接受心理咨询,实际就医率很低。在发达国家,人均在精神卫生上的支出为59美元,但国民人均精神卫生支出不足2美元。

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和治疗,任可在治疗抑郁症期间发现,其实抑郁症患者有很多痛点无法得到解决,例如,他们有情感陪伴的需求,长期失眠,严重的患者还有自杀倾向。她认为,医院为患者提供了处方药,心理咨询机构为患者提供了认知功能的修复,但患者还需要第三种需求——社会情感支持,也就是来自朋友、家人、病友的理解、陪伴和支持。

所以从2018年开始,任可在知乎、贴吧、即刻、豆瓣等平台建立了“抑郁研究所”话题圈子,并逐渐发展成为抑郁症领域的KOL。到目前为止,抑郁研究所社群有3万人,整个内容矩阵的用户达到了55万。

一方面是抑郁症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又是医疗机构获客成本很高,任可给出的数据显示,医疗机构每年平均有20-30%的支出是用于获客。这让她发现,可以通过整合比较好的精神病医院、心理咨询机构、医疗资源,与众多的抑郁症患者对接,完成商业闭环。

多场景覆盖抑郁患者需求

市场前期已有了像Know Yourself这样的泛心理咨询品牌做了市场教育,抑郁研究所要做的就是从中间切一块,高度垂直,把“医疗+心理咨询”做透,因为抑郁症单靠医疗或者单靠心理咨询都是无法治愈的。这是任可对“抑郁研究所”的定位。

从资源上来说,抑郁研究所的医疗合伙人杨怡是安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安肯医疗与安宁医院有合作,所以他连接着非常强大的医疗资源。

任可作为抑郁症领域的kol,在抑郁症患者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她带领自媒体团队负责内容运营,产出专业性的内容。同时,医疗服务人员会为内容把关,确保抑郁研究所产出内容的专业性。

从商业模式上来说,抑郁研究所瞄准的是9000万轻/中/重度抑郁症患者,业务分公共疾病教育、药物+心理治疗、电商产品、活动陪伴、自杀干预几个板块,覆盖了抑郁症患者所需的多个环节和需求,并在每个环节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工具。2018年抑郁研究所完成种子轮后,开发了一些场景化的工具,比如,心理测试量表、知识付费、基于社群的线下陪伴活动等,从不同的场景切入抑郁症患者的需求。

其中,前面三个板块是主要盈利点,包括公共疾病教育的知识付费内容、“药物+心理治疗”板块为医疗机构导流和电商导流。而后面两大板块用于获客,更多是基于用户的需求,抑郁研究所会和公益组织展开活动。

知识付费:抑郁研究所的差异化是内容介于泛心理咨询和专业心理咨询之间。医疗和心理咨询机构更多的是从专业化的角度来介绍如何做心理认知修复,比如精神动力法、认知行为疗法等,但患者缺乏对这些内容直接运用的能力。抑郁研究所把这些专业内容拆解成内容产品,让它变得更易懂、易落地运用。

导流,抑郁症和医美用户一样,具有粘性强、客单价高、治疗周期长的特点,是很多私立医院的目标用户。但如前面所说,医疗机构的获客成本很高,所以抑郁研究所就承担起代运营的功能,负责为医疗、心理咨询机构导流。虽然没有目前这块的收益数据,任可出一个数据:抑郁研究所为这些机构导流的返点在30%-50%,再考虑到抑郁症治疗客单价高、周期长的特点,这部分的收益是很可观的。

从to C到to B

抑郁研究所目前正在进行天使轮融资,目标是500万。这次融资的目的,是用于完成几件事情,这也是抑郁研究所重点强化的能力:第一是强化服务,比如在社群里提供医生值班服务,为用户解答各种问题;把患者问题放到资料库里,形成标准回答;第二是完善产品,包括付费课程音频上线,挑选产品做电商等。当服务和产品力足够强的时候,再做用户增长。

目前在国外有一些已经非常成熟的机构,例如Spring Health,是主要服务B端用户的企业。抑郁研究所的发展,目前仍是以C端用户为主,任可说未来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之后,业务体量大了,toB也是抑郁研究所会尝试的方向。

To B业务主要针对的是政府机构、学校、外企,因为随着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企业恶性事件频发,但企业只有在恶性事件发生后再去做后续的公关工作,显得特别被动。所以,未来可以为企业提供团体咨询、员工精神体检等服务,帮助企业做筛选,发现问题后及时跟进处理。未来to B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