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芋蛋——向阳而生的东乡力量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仅有350毫米的年平均降水量,却有2500小时的年日照时数,让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的东乡县,宛若黄土高原上的小太阳,虽然身处大山深处,也总有向阳的力量在勃勃生长。
洋芋即马铃薯,也叫土豆,在东乡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东乡洋芋因个大、面饱、含淀粉量高、绵软味佳而享誉陇原,在市场中有极高的声誉。洋芋既可当主粮,又可当菜,老少皆宜,深得东乡人民的喜爱。
刚刚好三个月的雨季,加上独特的自然地貌和充足的阳光,使得东乡洋芋在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低,有抗衰老和瘦身美容的功效,俗称"土面包"。淀粉含量达17.4%的东乡洋芋入口绵软,即使不蘸任何调味料,也十分可口。
在当地,东乡人靠山用山,充分利用了所能利用的条件,以黄土垒灶台,以碳木为火种,成全了别具特色的“地窝窝”。地窝窝烤洋芋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洋芋吃法,它既能还原洋芋的天然滋味,又能将洋芋烤的外层酥脆,内里绵软。
现就读龙泉学校六年级,家住龙泉镇卧妥村的马良,在碧桂园为龙泉学校建设住宿楼之前,从家往往步行到学校需要3个小时,而现在,马良可以在温暖的橙黄色教学楼间无忧无虑的和小伙伴们一块玩耍。
四个月前,马良参与了碧桂园“阳光少年成长计划”,这顶帽子是他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广州得到的纪念品,因为它代表着走出大山的梦想,时隔许久,依然被马良好好的保存着,放在了一进门最为显眼的地方。
作为家里的老二,马良从小就能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他在假期会同哥哥一起放羊,也会在父母干农活的时候照看好妹妹,是爷爷奶奶眼里的小大人。
今年春天,国强公益基金会、碧桂园集团联合甘肃省马铃薯籽种种植龙头企业,在东乡7个乡镇32个贫困村免费发放了价值200万元的马铃薯籽种,覆盖2625户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全县贫困户种植土豆面积约5万亩。马良家也免费获得了293公斤的优质种薯,寒来暑往,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洋芋获得了大丰收,在设计师到访的时候,淳朴的马良爸爸热情的端出自家的烤洋芋来招待大家。
马良奶奶有着做洋芋的好手艺,对三个孙子孙女也是无微不至,不怎么说话但是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同样一个小小的洋芋,在马良奶奶手里总能变幻出各种各样好吃的做法,东乡洋芋片、烤洋芋、蒸洋芋……总让马良吃的特别开心。
东乡族男子喜留胡须。成年男子常常以有一幅漂亮的胡须而自豪。马良爷爷留着东乡族传统的大胡须,总是带着历经岁月的善意笑容,像这东乡的阳光一样,代代延续,代代温暖传承。
“我们发现靠着洋芋养育的孩子是东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拥有着大城市里孩子不具备的冒险精神与生活技能。”服务设计师刘屹与北京服装学院的薛芷瑶及其他同学,以马良为原型,制作了“洋芋蛋”的IP形象。(图为马良好奇的与姐姐们询问)
“洋芋蛋形象的打造不仅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东乡风情、特色美食和传统手工艺,而且伴随产业链的逐渐完善,东乡的资源可以更好地整合输出,产品服务的系统性、延展性与多样性也能够让东乡人产生文化自信,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设计师团队到马良家实地调研之后,从之前的想象到如今的感同身受,大家在设计方向上也有了一些变化,开始一同探讨接下来的洋芋设计方案。(从左至右为薛芷瑶、徐娜老师、刘屹)
对于“美好生活”,每个人总有不同的定义,而在通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有的善良,果敢、坚韧、毅力,和一颗勃勃向上的热心都是淀积的基石,当我们对美好生活有所憧憬,生活也往往不会亏待我们。(图为设计师团队与马良和马良哥哥合影)
乐观开朗的马良,正如当地称呼小男孩儿为“洋芋蛋”的希冀一样,无论多贫瘠的土壤,也能利用好每一寸阳光,每一滴雨露,在黄土高原上,努力积累,努力成长。正如那句歌词所唱的“被泼过太冷的雨滴和雪花,更坚持微笑要暖的像太阳”。马良,希望你能够带着“东乡洋芋蛋”的能量与勇敢,继续向阳而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