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厢林场处的惠济河
惠济河大堤上的公路
“浮光耀金,柳丝垂岸。风景宜人,秀色可餐。”金秋时节,漫步在河南睢县西陵寺镇穿越榆厢林场的惠济河大堤上,这里凉风习习,远观场景层林尽染;这里太阳更娇更红,空气更好更甜;在高地起伏的岸边,红黄绿美景相间,纯真,自然……一派具诗情画意美丽图案。
村民撒网打鱼
村民在收获红薯
河岸边,三三两两或农作、或打鱼的村民,点缀其间,为美丽的河畔增添自然的灵气,构起“世外桃源” 的思绪和淡淡的乡愁;
惠济河水闸
惠济河水
河内潺潺的流水,一路欢腾一路歌,流淌着时代的变迁。
林中养鸭,绝对生态
养鸭场主人李国庆说,年养鸭收入达30多万元
入得林间,成群的鸭子,“嘎、嘎”地唱歌、跳舞,为他们的主人带来欢乐,带来财富,
给人类创造美好生活。
林子深处,金黄的银杏树、浓翠的松柏、黄绿相间的白桦林,一阵秋风吹来,一片片叶子像一只只彩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地上像披上了一条金色的地毯。
榆厢林场,解放前叫"田家园子",解放后更名为"睢杞林场",后又更名为榆厢林场、睢县国营榆厢林场。
1918年,正是中国封建军阀割据时期。杞县有个人叫田有旺,在大军阀吴佩孚的麾下当师长。此人颇有才智,又聚敛了不少钱财。他慧眼识珠,看准了杞、睢、民三县交界处,是一片飞沙荒茅的地方,从来种不成庄稼,不如用低价买下来植树造林,一可成为一条林带,挡风固沙,改善三县边境的自然小环境。二可在若干年后,树木成林,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当年,田有旺就花大钱买下了这片南北长80华里,东西宽5华里,近4万亩的沙荒地。田有旺不但有胆识买下这么多土地,而且他还善于经营。首先,他把近4万亩土地按地理位置划分为八片,建立八个队,即:唐屯队、杨卢寨队、小河湾队、马坊队、西寨队(以上五个队在杞县境)、杨城队、代寨队(以上两个队在民权境)、榆厢队(在睢县境)。总场设在西寨,各队均建有队部,总部及各队均配有负责人。榆厢队的负责人叫老单,不知他的名字,但当时榆厢周边村的老百姓都叫他老单。
从1918年建场,到1949年解放的30年间,这个林场已初具规模,整个林场郁郁葱葱,林木大多成材。
主要树种有:刺槐、毛白杨、意杨、家杨、美杨等。少数稀有树种有:柏树、松树、日本黑松、栓皮栗、紫檀、梨树等。树林里尚有不少动物与飞禽,如,野兔、獾猪、刺猬、喜鹊、乌鸦、啄木鸟、猫头鹰等。
来源:乡村都市(供稿:商丘日报记者黄业波、 睢县县委宣传部、 甄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