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来到济南市育新小学,韩常霞已任教22年。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她带领学生学钉纽扣、做寿司,将“本真教育”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担任学校通讯员,她将有温度的教育新闻传递给每一名学生、家长;作为学校大队辅导员,她开展家庭实验室、校园空城计多项活动,带领少先队员全面发展。坚守教育初心,韩常霞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筑梦人"。
主动请缨
假期工作到凌晨成常态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来几个小玩具,快来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3月3日下午,韩常霞开始了《可爱的毛绒球》微课录制。
20分钟的微课,录制的过程并不容易。韩常霞介绍,前期准备时,多方联系购买毛线;做课件、剪辑视频、配音用了近一周的时间;连续两天晚上熬夜至凌晨3点,第三天上午8点又来到学校继续录制,“虽然制作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得到教研员的认可,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个假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忙碌到凌晨成了她的工作日常。作为学校的一名通讯员,韩常霞常守在电脑前,第一时间转发相关政策信息,累计撰写、编辑学校微信公众号文章百余篇,积极传递有温度的教育新闻。
除了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韩常霞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申请参与到这场战“疫”中。2月12日,市中区教育系统发布了济南市战“疫”志愿者招募令,韩常霞第一时间填写了《教体系统党员突击队》申请表。
无论是微课录制、编发新闻还是参与防疫工作,韩常霞总是主动请缨,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时刻体现着一名党员教师的使命和担当。
生活气十足
课堂上学钉纽扣、做寿司
玩毛线、学做饭、钉纽扣……在学校里,韩常霞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最期待的课堂之一。韩常霞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因此,老师不仅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还要鼓励学生在动手中学会思考与合作。在学习如何钉纽扣的过程中,她带同学们了解纽扣的历史,体验穿针引线,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在育新小学,“本真教育”是学生成长的主线,韩常霞的课堂总是生活气息十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我和学生之间就像是亲密的伙伴。”在她的课堂上,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渐渐找到了自信。
“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韩常霞教书育人的座右铭,一个个精彩课堂的呈现来源于背后的不断付出。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工作中,韩常霞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多次执教市级、区级观摩课,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全国、省市级一等奖。
投身红领巾事业
扣好每一粒“扣子”
回首14年少先队工作之路,韩常霞用“真爱”和“责任”诠释着“少先队辅导员”这个光荣的称号。在少先队工作中,她坚持思想引领,全面加强少先队组织体系、活动体系、工作队伍体系、阵地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工作,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都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2013年,在大队部的倡议下,学校开展“家庭科学实验室”活动。厨房、写字台、阳台……这些角落变成了少先队员实践的乐园,就连爷爷奶奶都成了家庭实验的校外辅导员和实验员。据介绍,目前学校家庭实验活动已建立800多个,家庭实验参与率达到了100%。
“老师,我要借用乒乓球拍、呼啦圈……”这是济南市育新小学大队部开展的“校园空城计”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将假期里闲置的图书、器材等统统借给学生使用。韩常霞介绍,校园空城计活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这些学科的辅导员们分别推出菜单式小项目,每个家庭都可以自主选择,可凭借家庭计划书申请认领学校器材。
活动既要“潮”,又要“有温度”。担任大队辅导员期间,韩常霞还开展了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我与祖国共成长,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系列活动,不仅让家校关系更加亲密,也让队员们得到全面发展。
用心做事、用心育人,韩常霞用真爱温暖每一位少先队员,扣好少先队员每一粒“扣子”。近年来,韩常霞多次在全国、省、市组织的各项少先队活动中荣获优秀辅导奖,荣获济南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市中区优秀大队辅导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