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原副书记、政府原区长于传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并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保护伞”,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公开履历,于传勇生于1972年11月,是哈尔滨本地人,一直在哈尔滨工作。他曾任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哈尔滨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党委副书记、局长,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任呼兰区委副书记、区长,2017年12月任呼兰区正局级干部。
小编注意到,就在于传勇落马前的6月30日,与他搭档的呼兰区委原书记朱辉被查,通报中同样有“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保护伞’”的表述。
朱辉1962年1月生,黑龙江呼兰人,他是于传勇在呼兰区区长职务上的前任,2011年任呼兰区区长。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任区委书记,期间一直与于传勇搭班子,2017年底任区委正局级干部,直至此次两人同步落马。
书记、区长曾同步受处分
此次同步落马前,朱辉和于传勇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同步工作调整,去年2月两人还因在扶贫领域腐败,同步受到处分。
在两人同步卸任区委书记、区长后,2018年5月,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第一条就是哈尔滨市呼兰区贫困人口上报数据不精准问题。
通报称,2017年7月至9月,呼兰区扶贫办没有严格按照脱贫退出规定程序,认定未脱贫人口1457户3185人,后又上报未脱贫人口4036户8800人,两者相差2579户5615人,波动率达177%,造成贫困人口上报数据不精准问题。
对此,原区长兼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于传勇、原区委书记兼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朱辉等负重要领导责任。2018年2月,于传勇、朱辉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次严重警告处分之前,于传勇还在2017年因环保问题受到处分。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对黑龙江省开展环保督察,发现哈尔滨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力,冬季大气污染严重,导致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停课,高速公路封闭,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此后,31名责任人员被问责,于传勇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同样原因,14名官员被查
截止于传勇和朱辉被查,在22天时间里,哈尔滨市呼兰区已有多达14名官员,因为黑社会性质组织、黑社会集团充当“保护伞”而落马。
6月10日,哈尔滨市呼兰区副区长刘东,呼兰区腰堡街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胡树河,呼兰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洪军,呼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调研员朱涛4人,为黑社会集团充当“保护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6月13日,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哈尔滨市呼兰区政协原主席孙绍文为黑社会集团充当“保护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哈尔滨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执行科科长侯立君,呼兰区国土资源局原局长侯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并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保护伞”,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月16日,哈尔滨纪委监委陆续通报:哈尔滨市呼兰区原环保局局长张淑华,呼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武红光,呼兰区建设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王明杰,哈尔滨市原环境保护局呼兰分局局长樊大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并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保护伞”,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6月18日,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巡视员,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民盟哈尔滨市委主委(不驻会),市政协常委(不驻会)高岩涉嫌严重职务违法,并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保护伞”,目前正接受监察调查。
高岩曾于2006年12月至2011年9月,担任哈尔滨呼兰区副区长近5年。
据公开履历显示,上述14人均为哈尔滨本地人,其中8人的简历中明确为呼兰人;14人均一直在哈尔滨任职,其中11人长期在呼兰区任职;3人已退休。
在此之前,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于6月5日正式进驻黑龙江,督导组组长为江西省政协主席姚增科,副组长为司法部原副部长张苏军。
五天后,6月10日,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第一小组下沉哈尔滨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次日,第一小组下沉到了呼兰区。至6月底,督导组已经两次对黑龙江反馈意见。
6月20日,哈尔滨召开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根据现场公布的数据,中央扫黑除恶第14督导组下沉哈尔滨市督导以来,通过执法办案、发动在押人员、接受群众举报挖掘并移送“保护伞”线索20件;对纪委监委移送的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司法人员“保护伞”线索6件开展初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