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电影海报
电影《八佰》在上周五首映,上映仅3天,就获得了超过8亿的票房。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由“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故事。《八佰》是一部群像戏,没有真正的主角,但又人人都是主角,有至死不渝的英雄,也有贪生怕死的“瓜怂”,在残酷的战场上,每个人都展示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以下内容含轻微剧透)
01
影片中“谢团长”原型-谢晋元(1905-1941)
广东梅州人,1925年从国立广东大学毕业,转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于1926年提前毕业,参加北伐战争。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时,谢晋元任陆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参谋主任,后加入五二四团任团副。
在坚守四行仓库时,谢晋元团长总共率领以第一营为基干的士兵400余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迷惑敌军,称有800人,便有了“八佰壮士”的说法。
02
影片中“杨营长”原型-杨瑞符(1902-1940)
天津静海县人,192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
杨瑞符营长从四行仓库撤出的两年后,奉命带着他的妻儿及负伤的内弟到后方养伤,养伤期间,杨营长将奋战四行的经历详细写成《孤军奋斗四日记》,于1939年发表。
03
影片中送旗女童军原型-杨惠敏(1915-1992)
江苏镇江人,于1939年加入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
当五二四团镇守四行仓库的第二日夜间,杨惠敏将一面12尺长的国旗裹在身上所穿着的童军服底下,将国旗送至四行仓库。
04
舍生取义带雷跳楼战士原型-陈树生(1916—1937)
湖北人,于193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88师。
在守卫四行仓库的过程中,战士陈树生在仓库给母亲留下遗书,后在10月28日一场战斗中,为阻止企图爆破墙体的日军小队,将身上绑满手榴弹从六楼跳下,与十几名日军同归于尽。
05
影片中战地记者原型-曹聚仁(1900-1972)
浙江人,鲁迅好友,于1937年至1945年任战地记者,战地特派员。
曹聚仁在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奔赴前线,对战场进行现场报道,后被中央通讯社聘为战地特派记者。
我们如今拥有和平的生活,都是英雄们用血肉换来的。唯有以敬畏之心对待为国捐躯的先烈,才是对英雄们最好的尊重。
编辑/全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