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校长丨淄博第四中学刘绍华:不忘育人初心,坚守教育本真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龚凡畅

编辑 | 刁博雅

摄影 | 王金奎、景浩恒

淄邑东南境,群峰插天。山以下悬崖陡涧,万壑争流。

淄博市淄川区,9镇14乡,485个自然村。在这里,教育是最大的民生。

溪涧汇入河流,让这里的莘莘学子都向往着一个相同的地方。

淄博第四中学,座落在西汉时期设郡的古城淄川,这座古城的西北一隅,曾经是这个学校的一部分。后来,城墙被拆除了。随着这片城墙在四中体内被剥落,淄博第四中学之于淄川区的意义,仿佛也化为了古时那扇厚重的城门。它说,河流会回答溪涧,每一个心中充满希望的学生,都能够从这里通向自己想要的未来。

2004年,刘绍华正式接棒淄博第四中学校长,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教育的“摆渡人”,一转眼便是十六载的光阴沉淀。在这期间,刘绍华秉持着用真心做教育的理念,坚守着“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培育个体发展,延续民族生命”的办学宗旨。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告别终日刷题和背书的填鸭式教育;做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绽放精彩,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是一条艰辛且漫长的道路,他以自己为对手,把人生当成一场永不停息的长跑,在教育的原野上奔走不息。本期齐鲁名校长,带你走近这位走过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将毕生经历挥洒在教育之路上的教育行者,走近淄博第四中学校长刘绍华。

春风化绸缪,秋雨洗鸿沟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有人将校长的语默作止,看作是学校中重要的隐性课程,这门课程的选修者,不只是校内师生,还包括家长、校友以及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公众。校长怎样发挥好自己的引领作用,无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景。

在刘绍华看来,优秀的校长需要具备这种引领的能力,特别是文化和价值上的引领。而且为了起到更好的引领效果,校长应该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当校长,在工作中要真真切切的让老师感受到亲切,在课堂中要和学生培养天然的亲近感。当这种天然的亲切感在校园氛围中弥漫开来,校长的人格魅力就发挥了作用,进而得以起到良好的引领效果。

教育,植根于教学,在课堂上发生,当教育者离开了课堂,便难以读懂学生。课堂和教学,是通往教育原野上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刘绍华从自身出发,想传达给全校师生的价值引领。

1983年,大学毕业的刘绍华成为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而后开启了他长达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这近二十年教学的步步积累,令他从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到班主任、到教导主任、再到副校长、直至最后成为校长。自刘绍华担任淄博第四中学校长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先后5人夺得淄博市高考状元;2018年,李雨轩同学更是勇夺全省文科第一。在这期间,刘绍华肩上的责任变重了,但他对教学的热忱,却从未因此改变。尽管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学校事务,但刘绍华却依然坚持着与学生共处课堂,从未间断地深入课堂听课。个人专著《博说教育》中,记录了他大量的听课感受和教育反思。这份坚持,不仅源于刘绍华对教学方法的精益求精,同时也源于他对每一位学生的爱,对这样一名深耕教学的教育者来说,听着朗朗的读书声,就是一种享受。

知行合一,方得始终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校长是学校的掌舵者,也就意味着,作为校长,不仅需要成为一名深耕教学的教育者,更需要成为一名学校战略的领航员。

当我们口中的理想变成了信念,是因为我们相信任何事情都存在有解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解题的重要方法,同时有解思维也是创新的现实基础。

在刘绍华看来,创新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地完善自己,完善学校管理。面对教育创新的难题,刘绍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别人早走一步。”

担任校长以来,刘绍华紧扣用真心做真教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学生绽放精彩的教育理念,精确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做到始终让四中学子“早走一步”。

山东省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前的教育环境,大多还处在天天满堂灌,日日刷习题的应试教育阶段,但在刘绍华看来,“高中生,十六七的年龄,可能他们这一生最好的年华就留在高中时代,如果这一辈子最好的年华能留给学生的记忆就是在教室里刷了三年题,那么对于这些学生的成长过程而言,会是一个很大的悲哀”。因此他开始尝试把教育的内涵从注重学生的成绩转化到了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每周给学生专门开设的阅读课,开展丰富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这些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早在三十年前刘绍华的班主任实践中,就已经被描绘出清晰的轮廓。

2010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刘绍华提出了“整体课堂”的概念,在刘绍华的教育观里,整个课堂不是单一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整体,有效教学、实效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这些模块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次年,在刘绍华个人专著《整体课堂管理理论与实务》的理论指引下,淄博第四中学全面推动“整体课堂”校本研训,围绕“理念建构和实践操作”一体化实施目标,实现“有效教学、实效德育、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四维一体”的课堂整体管理目标。让学校的各个维度实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校内生态的动态存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共同学习模式。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不仅学校教育水平得到了提升,校内诗歌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学生社团等各类活动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取知识。

也就是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长时间身处一成不变的压抑环境中,很难高效的获取知识。

2006年,为了打破当时高中学校万马齐喑拼高考,学生活动死水一潭的局面。刘绍华冥思苦想,力图寻求突破。就在这个时候,中国作协诗刊社发起了一项大型公益活动——“春天送你一首诗”。正所谓“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刘绍华抓住了机会,下定决心做出改变。

“06年我们做第一届诗歌节活动,那种诗歌的激情给师生带来的心灵冲击应该说一直到高考都没有间断,整个校园气氛和美与共,学生的那种热情和精神状态,令我永生难忘。”回想起那次活动,十五年前的场景仿佛发生在昨日一般,历历在目。

时间会证明一切,今天得以融入淄博第四中学灵魂的“诗性教育”,也正是发端于当年举办的“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艺术节。

2015年,淄博四中“诗性德育”教育活动入选淄博市首届德育品牌;2018年,“诗性德育——打造一方诗意的天空”德育案例获评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典型案例;学生诵读作品《兵车行》、《龙华之夜》获评山东省第七届、第八届“爱书人杯”中小学生读书系列活动经典诵读一等奖。如今“诗性教育”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学校的各个角落,直至校园里的每一幢建筑都承载着诗意,每一块石头都蕴含着文化。就这样,通过“春天送你一首诗”,淄博第四中学在“诗性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中,为学生打造了一方诗意的天空。

在当代建构主义的课程观里,社会互动与文化内化的过程都决定着学生能否真正理解课程的内涵。前人言:“诗的语言的重大意义在于,打破了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把人从现实的麻木中解救出来,从而使人们不受这个世界的摆布。”刘绍华选择了诗歌作为破局的关键,这既是时机上的偶然,也是路途中的必然。

社会学家指出:“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场景中会有不同的举止,会受到所处环境和参与者的影响。”但媒介的变化使得人们可以主动地影响自己所处的环境。诗歌这颗在思维碰撞下迸发出的点点星火,正是作为媒介连接了局限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日常生活空间与曼妙的艺术幻想;正如学者们的惊险一跃,连结了媒介与场景,诗歌赋予四中学子的场景再造,也是他们能够向着理想空间迈出坚实一步的精神寄托。

述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讲述一段经历,只需三言两语,走完一段路程,还需脚踏实地。随着对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刘绍华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但不论教育的培养路径,培养方式如何改变,教育“培养人”的核心使命不会变。对刘绍华而言,这份使命要求教育者面对难题,要留有情怀;面对改革,要勇于担当。

“刘校长,请问作为一名教育者,对您来说最大的幸福感是什么?”时至今日,刘绍华身边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长为社会各界的有用之才。当他在采访中提及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成才”的期许时,脸颊上浮现出的笑容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这片教育的原野上,“只要眼里有光,目光所及皆是美意。”也正因如此,尽管对于刘绍华来说,这条找寻“育人”真谛的道路依然道阻且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刘绍华将会继续带着这份对“育人”的执念,奔跑下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