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13岁时候写一句诗,一语成谶,几十年后居然推翻了大清统治

null


袁世凯(1859年—1916年),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他是一个褒贬不一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很多,今天说一首他小时候写的诗。


少年袁世凯不喜欢八股文,也不愿去参加科考,即使参加了也考不上好名次。但袁世凯有时候也喜欢写对联和诗,不过他认为平仄和对仗是束缚人的思维的东西,因此也不愿学习平仄这些内容,也许是他学不会,所以他的诗不注重平仄。他的诗读起来一般气壮山河,铿锵有力,属于豪放派的风格。


据说袁世凯13岁时曾写一副对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10个字字,气势如虹,充分体现了少年袁世凯的雄心壮志。他小小年纪就以卧龙自居,看着风云变幻的天下,大有跃跃欲试的野心。“中原鹿正肥”指这个时候已经有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摇动了大清的根基了,大争之世,逐鹿中原的时候又到了。看来小袁世凯不仅雄心万丈,而且还有一定的眼光,后面几十年真的是逐鹿中原的大争之世。


大概也在同时,袁世凯有一次随亲戚到南京游玩,看到波澜壮阔的长江,想到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历史,看到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的创伤,看到虎踞龙盘的山川形势,诗兴大发,脱口吟出:


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


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


此诗表面意思是:眼前两座山雄伟壮观,虎踞龙盘,默默耸立,但空有其势,不能成为真的龙虎去疆场厮杀。我袁世凯心中的杀气则直冲云霄,我有朝一日向天张开我的大口,一口能吞没满清政权!有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意思。


事实也确是如此,袁世凯只喜欢看兵书,不喜欢其他内容的书,有一次他把所有的诗文和书籍都用一把火烧掉,仰天叹道:“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郁郁久困在笔砚之间以自误岁月?”乱世向来重武轻文,能到战场厮杀才是硬功夫,才是真理,袁世凯这样的想法没有错。



 袁世凯很快就有了机遇:1880年冬天,他嗣父的好友吴长庆督办山东海防,急需人才,袁世凯就去投奔吴长庆了,吴长庆安排他到山东军营中。袁世凯就此踏上了戎马倥偬的征程,直到后来小站练兵,操练并掌控北洋新军,与革命党合作,逼迫清帝溥仪退位,真的实战了“一口吞进胡天娇”的梦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