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沙棘的主要品种:中国沙棘、西藏沙棘、中亚沙棘、肋果沙棘、蒙古沙棘、柳叶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等主要品种。
中国沙棘,又名醋柳(山西),分布在西藏东北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1997年,我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调查,发现五台山、太行山山坡上,遍地都是沙棘果实有红、黄、橙赛色,数量之多,十分壮观。生长发育要求≥5℃210天以上≥5℃积温2 500~4 000℃,雨量500~600毫米,7月平均温度25℃左右。
山西沙棘为中国沙棘品种,中国沙棘在我国的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都有,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十分普遍。它的高度在1-5米左右,棘刺很多,嫩枝为褐绿色,表面有白色的鳞片和柔毛。叶子为对生,长3-8厘米。果实为圆球形,颜色是橙黄色或橘红色,种子很小,黑色有光泽。
世界沙棘看中国,中国沙棘看山西。沙棘,享有“世界植物之奇”“维生素宝库”之称,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特别是果实中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利于健康的多种维生素,是药食同源植物。中国60%的沙棘资源在山西,山西沙棘产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潜力无限,是全国野生沙棘面积最大的省份。沙棘在生态农业建设、植被环境改善、食品产业、产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民生价值。目前,山西省正在大力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把沙棘产业作为生态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沙棘被称为黄土高原及其他水土流失地区的生态“维生素”,是“生态有机产品”,也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区的首选树种。沙棘产业作为山西省的生态产业,集中优势资源致力于推动地区发展,将带动农户精准脱贫。
针对当前的发展现状,山西省众多沙棘企业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共同解决沙棘产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山西省沙棘产业协会引导企业充分发挥各企业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形成协会辅助企业、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链接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
山西把沙棘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树种,融入全省七大优势产业集群,立足沙棘资源优势和产业前景,瞄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提出并实施“小灌木大产业”战略,规划建设300万亩沙棘工业原料林基地,致力把沙棘产业培育成绿色富民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