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指尖非遗 在这个国家4A级景区里“活”了起来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

鼎龙湾里,有一群非遗手工艺人

他们的手,虽斑驳粗糙,可手里的作品却独具匠心;

他们的脸上虽已有岁月的痕迹,但孜孜不倦做着一件事,守护着一种文化的精神,让他们熠熠生辉;

他们在时代的潮流中,代代守护;

他们在鼎龙湾的非遗小镇里,把非遗融入生活;

他们和鼎龙湾一起,希望把老祖宗的技艺和智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竹编: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前,竹编就是生活

初见英英,马尾扎起、一身唐装,颇有一股江湖侠义女子的气质。“唐人竹编”就是她在鼎龙湾非遗小镇的店铺,说起店里琳琅满目的竹编工艺品,她如数家珍。

英英在店里讲解竹编技艺

1971年,英英诞生于吴川梅禄一个手工艺家庭,破竹的声响就是她的摇篮曲。从她记事起,家中的长辈们手里就永远攥着竹条,各种各样的竹制品,编了又编。

“爷爷奶奶编得最多的,是干农活用的竹器:鱼篓、畚箕、箩筐。”英英说,当时的竹编产品,大多是和生产生活强关联的,虽不如现代工艺品如此精细,却有着极强的实用价值,主要供应给附近的农户。

竹编鱼篓

“那时候农用竹器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爷爷奶奶已经忙不过来”,所以,英英的父母和姑姑,便一道继承了家族的竹编手艺。一家人的生计与未来,也都编进了这门手艺里。

也因此,小时候的英英,就在上学的间隙,跟着父母学习竹编手艺,为家里的“生产”出一份力。

学习的过程却并不简单,彼时还未引入机器。选竹、泡水、破竹、分蔑、分层、刮青、过圆刀、编织、上油等各种步骤,均需人工操作。仅破竹、分蔑两个步骤,她便学习了2到3年。将一片竹子分成5、6层的技艺,英英更是学习了多年。

那时候,竹编是英英一家的生活。

后来,竹编是心里的小火苗

随着各种工业制品的推广,竹编器具需求量下降,甚至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竹编没有办法一次性做完的,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没有需求量就只能停掉了。”英英的父辈们,也开始逐年减少竹编的生产量,直至完全不做了。

长大成人后的英英,走上了和竹编毫无关系的工作岗位,她像很多年轻人一样,照顾长辈、抚育小孩。但家里留存的部分竹编制品,会时不时在她心里点起一把小火苗。

“这种东西以后要是没有了,感觉也挺可惜的。”2018年,已过不惑之年的英英,仍然挂念着手里的这门手艺。而当时的鼎龙湾,已成功举办了多届“粤西非遗文化节”,正在筹划着为非遗文化“再做点什么”。

现在,竹编是时代的印记

2018年,鼎龙湾开启非遗工匠招募,为他们开辟“非遗展示区”,打造非遗文化基地。得知消息的英英,心里的小火苗便燃了起来。

她带着全家人,重拾竹编,但这一次,大不相同。

鼎龙湾“唐人竹编”

“现在的需求跟以前不一样了,年轻人喜欢工艺品,以摆设为主”。英英找来许多新的工艺品样式,让家中长辈参照着,做出各种各样有趣的竹编小工艺品。

每拿到一个新的样式,就会触发“编-拆-编-拆”的循环。据英英介绍,有时候要拆5、6次才能编织出满意的作品。完成后的作品,还要根据受众的喜好和反馈,再进行更改。比如发现有的顾客更喜欢没有提手的小篮子,便把提手去掉;发现有的顾客想在篮子里装食物,便不上光油。

英英说:“要跟着时代走,不能总是老样子”

说起开店的初衷,她很酷地说:“主要想展示传播,告诉大家有这种东西存在,不然孩子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了。”

她带着这门手艺与时代碰撞、不断前行,也因此,这门传了几代人的手艺,又“活”了起来。

在鼎龙湾,找到非遗的正确打开方式

为当地非遗文化大师、民间手艺人提供平台,让非遗文化融入文旅产业发展,让大众看到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这是鼎龙湾打造非遗文化基地的初衷。

多年来,鼎龙集团通过引入设计创新、提供平台、搭建渠道等方式,发展非遗文化产、学、研、游一体化的模式,促进非遗传承人与企业合作、与产业对接,通过自身的产业优势,带动非遗文化产品融入产业消费领域,推动当地非遗文化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促进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如今,每年数百万游客来到鼎龙湾,成为非遗文化的见证者、传播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