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项羽,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位网红大咖之一了,从古至今,积累了不少粉丝,甚至连宋代另一位大咖李清照都被他圈粉,还为他留下了千古名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和李清照一样,有太多人为项羽而感到惋惜,比如鸿门宴怎么就不听范增的话,杀掉刘邦呢?
垓下之战,怎么就不度过乌江,重头再来,非要自刎呢?
而在学界比较统一的说法是,项羽的失败跟他的骄傲自负有着直接的关系。咱们今天就来分析下,项羽有没有骄傲的资本?项羽的失败跟他的骄傲有多大关系?
项羽出生于楚国贵族,爷爷项燕曾为楚国名将。到了今天,我们或许对古代的贵族,尤其是春秋时期贵族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那个时期的贵族远比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贵族含金量要高得多,两个方面或许会加深认识,其一、有自己的封地。项燕被赐封项城(项国为鲁国所灭,后入楚),这也是为什么项羽姓项;其二、有绝对的统治地位。这里所说的统治地位是指在自己的封地内,有着绝对的权利,包括生杀大权。项羽出生在这里,即便他出生时楚国已亡,可骨子里面的血统以及家族的教育使得这成为了项羽骄傲的第一资本。
少年项羽在其叔父项梁的教育下,先后学习名家经典,刀剑之术,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兴趣是学习兵法,也就是说,这项羽是文武双全,同时,项羽身高8尺,力能扛鼎,才气逼人。那么项羽的画像就应该是这样:身高1米9,长得帅,文武双全,通兵法。这就是项羽骄傲的第二资本。
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9年开始创业,也就是说23岁开始创业,从斩杀太守殷通,到怒杀上将军宋义;从雍丘之战,到巨鹿之战;从斩杀小兵小卒,到俘虏秦军主帅章邯;从亡国之地到进军咸阳,这一系列的蜕变项羽只花了不到3年!这是项羽骄傲的第三资本。
楚汉战争时期,刘邦集结56万大军进攻项羽,项羽只率3万人就将刘邦杀得四处逃窜,这就是著名的彭城之战。整个楚汉战争,刘邦与项羽交战,逢战必输。也就是说项羽自创业开始,就没输过,咱们看一段项羽的自我总结: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出自《史记》
创业8年,打了70余次仗,从没输过,称霸天下!这就是项羽骄傲的第四资本。
如同本文的标题所言,项羽23岁创业,26岁就称霸天下,还出生贵族,一辈子没输过,项羽具备骄傲的资本!可就是这么一位无敌的人,最终却落得了乌江自刎的结局,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的骄傲自负吗?如若不是,那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项羽实现了他的创业目标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我们今天看来,项羽自然要开元建国当皇帝才算成功,可这不是项羽的目标,项羽的目标就是要推翻秦国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恢复到之前的分封制时代,这从项羽入主咸阳之后分封18路诸侯,将六国国君都封王就可以证明,项羽想要的,已经实现了,他的目标就是称霸天下,当西楚霸王,这从项羽的自我总结“遂霸有天下”就可以得出结论。
可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战略方向错了,政治路线错了!
自东周起,分封制这种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就已经完全暴露,所以才有了战国时期的七国争霸,秦王嬴政结束了这种社会管理体制,开创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管理模式,这具有历史性意义!可项羽要推翻这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倒退到弊病百出的分封制时代,这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就犹如近代史上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一样的逻辑,注定会失败。
结论是项羽在鸿门宴杀不杀刘邦,打仗途中带不带美女虞姬,定不定都彭城,垓下之战过不过乌江都无所谓,他的失败是注定的,从他选择了分封制战略方向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对于一位创始人来说,最大的悲剧就是在一个错误的赛道上面呕心沥血!
在你看来如果项羽过乌江,他还有机会吗?评论区等你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