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汤,山东河南安徽的共享早餐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中原地区具体指代地域的讨论,各方说法不一。

“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

这是“中原”一词的最早起源。

可是,历史上的“中原”也是不断变化的,具体指代地区没有明确的界限,

不过,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

倒是发现了一款中原早餐——sa汤。

要说这山东早餐,安徽和河南人不乐意;

要说是安徽早餐,山东和河南人不乐意;

要说是河南早餐,山东和安徽人不乐意。

所以,sa汤便成为了河南、山东和安徽的共享早餐。

前几日阴雨连连,如果能来碗sa汤是再舒服不过的事情了。

01

肉与鸡蛋,管够

有人说sa汤其实就是胡辣汤的翻版,

可能是根据二者均是咸汤且都被作为早餐而言的。

但其实,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胡辣汤重咸重麻、sa汤重鲜重香。

此外,sa汤还有多种不同的写法,

sa汤、糁汤、撒汤、杀汤……

不能根据哪一种说法或者写法判断正宗与否,

因为sa汤的做法每个地方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但无论哪种做法,都离不开肉和鸡蛋。

肉主要选用的是肉骨熬汤,煮成的sa汤是看不到肉的。

鸡、猪骨、羊骨、牛骨等一些常见的家禽的骨头熬汤,吊出浓郁的高汤做底。

滚烫的汤底缓缓加入打散的鸡蛋,冲出漂亮的蛋花。

佐以胡椒粉、盐等调味料,将肉汤与鸡蛋的鲜美激发出来,

就是一碗魂牵梦绕的sa汤。

《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古时候的糁与现在的sa汤也有相通之处,

肉骨是不可或缺的食材。

肉骨吊出来的浓汤,才能称之为鲜,

在这一点上许多sa汤店是不约而同地一致。

同样也正是对汤底的高要求,才使得sa汤在家常菜中难觅踪影,

要想尝尝正宗的sa汤,必须要提前一天熬制高汤。

因此,只有在sa汤流行的地方街头,才能看到sa汤店。

鸡蛋,也是日常饮食中最常见到的原料。

中原地区地产丰饶,鸡蛋自然也是管够的。

在河南、山东一带也流行着冲“鸡蛋茶”的习惯。

在碗中打入鸡蛋搅匀,然后将滚烫的开水顺着一个方向缓缓倒入,

开水的高温将鸡蛋激发出漂亮的蛋花,

还可以加入白糖、香油等调味料来去除腥气。

在民间的一些老人口中,毫不夸张地讲,鸡蛋茶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上火了喝鸡蛋茶、便秘了喝鸡蛋茶、嗓子疼喝鸡蛋茶、皮肤不好喝鸡蛋茶……

简单的做法,却是弥足珍贵的美食。

△冲鸡蛋茶的过程,十分简单

创造美食所迸发出来的灵感,总是相通的。

sa汤,更像是“高配版”的鸡蛋茶。

对鸡蛋茶功效赞不绝口的人们,把这种做法也运用到了sa汤当中,

鸡蛋可以在碗中用肉汤冲开,也可以打入锅中煮出蛋花。

相比于白开水的单调,肉汤的鲜美足以中和鸡蛋的腥味,

整体呈现出一种醇厚香浓的感觉,

此时此刻,是肉汤与鸡蛋混合出的完美篇章。

02

sa,没有标准答案

sa汤、糁汤、撒汤到底哪一个才是标准写法呢?

街头各种式样的sa汤店便是最好的证明:

——sa汤,没有标准答案。

山东糁汤,要求十分严格。

时间要长。

做糁的前一天就要开始着手准备选料,

在晚上熬汤,利用晚上充裕的时间使肉骨汤炖得更加入味,时间一定要长。

火候要够。

大火熬汤,沸腾的汤底升起浓浓的水汽、再滚入汤底,

经过几个循环之后,换小火慢炖,使底料与肉骨的营养都浸入汤中。

材料讲究。

砂仁、公丁香、陈皮等几十种中草药放入高汤中炖煮,温润滋补,香气四溢。

经过严格的工序、仔细选材、考究的手法,

一碗正宗的济宁糁汤就做好了。

济宁糁汤,从不将就。

△网友晒的济宁糁汤。

安徽sa汤,是没有收录进字典里的字。

安徽sa汤的特色在于它名字的起源,十分有趣。

据说乾隆在民间游玩时,到了今安徽阜阳一带的农户家中用餐,

一位老妇人用鸡汤冲了一碗鸡蛋茶给这位贵人。

乾隆问汤的名字,老夫人耳背没听清,又重复了一遍:“啥汤?”

纪晓岚灵机一动说这就是“sa汤”,

乾隆又问这个“sa”字怎么写,

纪晓岚巧妙答道:“旁边一个天然后下面一个韭字。”其意取:月下天字救命汤。

就这样,安徽sa汤得名了。

△在安徽sa汤店中的价目表

河南的撒汤则主要集中在商丘一带。

在河南,早餐界的咸汤种类繁多,

其中以胡辣汤为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本身热爱胡辣汤的河南人,早餐对肉骨汤的接受度十分友好。

既不似胡辣汤那样麻、又不像羊肉汤那样膻,

处于温和口味的撒汤变成了许多人的中间选择。

由于都需要骨汤做底,因此在河南,许多卖撒汤的店也卖胡辣汤。

△一家既卖撒汤又卖胡辣汤的店

一方水土、一方美食;

一个美食,一种故事。

无论是山东、安徽,还是河南,

对于民间盛行的小吃sa汤,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美食没有标准公式,每一味佐料都是制作sa汤的必要条件。

03

鲁豫皖,决不让步

sa汤,听起来像是新兴美食,但其实已经入选多个级别的地方非遗。

餐桌上的“活化石”,自然也离不开各方相争。

sa汤,

获得过山东省十大金牌旅游小吃、好客山东网红好物;

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入选安徽省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济宁sa汤店门口的简介

鲁豫皖争相“认领”的美食,

是一碗绝不让步的早餐sa汤。

就像是共享的早餐,对于sa汤的评价,很多人都会说是家乡的味道。

家乡是什么味道?

是好客山东招待来客的一碗讲究的糁汤;

是山水安徽传承百年的舌尖上的美味𦠿汤;

是老家河南餐桌上端上来的一碗烟火撒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