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反省二战最彻底?却有40%的14岁青少年不知奥斯维辛的罪恶

(温馨提示:本文约1600字,配图9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二战结束后,作为两大轴心国的德国和日本,在反思战争罪行、铭记历史教训方面,一直被视为正反典型,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充满忏悔的一跪,与日本政要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为甲级战犯招魂的丑陋,常常被媒体拿出来做鲜明对比。不可否认,德国在二战后对于纳粹统治时期犯下的滔天罪行进行了深刻反省,无论在政治法律制度上,还是社会文化教育上,都倾注了巨大的努力,竭力与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促进欧洲的和平与和解,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那么,德国人的二战反思是否毫无死角呢?恐怕也未必,在德国对“昔日军功”的怀旧情绪和新纳粹思潮一直存在,而近期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在学校的历史教育方面也存在某些偏差。

■ 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的一跪被视为德意志民族悔罪的象征。

最近,德国某研究机构以二战历史反思为主题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在14~16岁的受访者中,只有不到一半人明确表示知道这座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是一座纳粹死亡灭绝营,有47%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听说过奥斯维辛这个名字。在年龄超过17岁的学生群体中,约30%的人表示虽然知道奥斯维辛,但并不清楚这个地方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尽管这一调查结果并不代表整个德国社会各个年龄段对二战历史的认知程度,但的确反映出当下德国学校的历史教育中存在的某些令人担忧的趋势。这项调查的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德国官方历史的教学内容被从中学课程中剥离,是造成这一骇人现象的原因之一。

■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正门。

这项调查从年龄14岁以上的德国公民中选择了超过1000名受访者,其中一半是在校学生,以评估在学生和公众的观念中,学校历史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价值。尽管有超过95%的受访者相信历史教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如何讲述德国在20世纪经历的严重失败时,显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们表示他们在学校历史课上对于奥斯维辛-比克瑙的了解并不明确。大多数受访者希望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们掌握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和思维方式,以及有益于今日德国的历史教训,而不是让学生们记住某时某地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 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1号主营的航拍照片。

在美国,另一项类似的调查显示的结果更加让人难以置信,大约三分之二的受访高中生从未听说过奥斯维辛,也不知道那里的具体情况。更令人忧虑的是,大约22%的学生甚至对纳粹大屠杀本身都一无所知。在另一项针对成人的调查中,通过电话和网络获取了1350份回馈,其中93%的受访者支持在学校课程中讲述大屠杀的历史,另有58%的受访者对历史可能重演表示关切。

■ 奥斯维辛集中营建筑周边都被通电铁丝网包围,并有德文的死亡警示牌。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建立的规模最大的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克拉科夫地区,兴建于1940年4月,实际上是一个包括40座集中营的庞大囚禁和屠杀网络的中心,是一座集监禁、奴役、掠夺和种族灭绝于一体的“死亡工厂”。在位于核心地区的比克瑙集中营,修建有大型毒气室和焚尸炉,用于屠杀来自欧洲各地的犹太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们。据统计,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运作期间,在这里惨遭杀害的遇难者人数高达100万人,其中包括40万匈牙利犹太人和30万波兰犹太人。集中营内的生活条件极端恶劣,囚犯们被迫终日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刻受到党卫队看守的虐待和死亡威胁,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饱受折磨,每天都有人悲惨地死去。许多老人、儿童、妇女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被直接送进毒气室杀害。

■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的焚尸炉。

■ 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的囚犯宿舍,数百人拥挤在一张张狭窄的木床上。

1945年1月27日,当苏军第322步兵师解放奥斯维辛时,这座最多时曾经关押过10万人的大型集中营内仅有7500人还活着,其中包括500名不到13岁的儿童。他们个个骨瘦如柴,形容枯槁,宛若骷髅,触目惊心。据统计,在所有奥斯维辛的蒙难者中有23.2万人是未成年人,他们鞋子和衣物被刽子手们储存在集中营内专用于存放死难者遗物的大型仓库内。如今,这些年轻生命被残忍剥夺的铁证被公开展示于在昔日集中营旧址上建立的博物馆内。

■ 堆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仓库内的遇害者的鞋子。

在二战结束74年后,以奥斯维辛为代表的纳粹种族大屠杀依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任何有良知的人们都应该牢记这段历史,并在课堂上向孩子们讲述事实的真相,让他们懂得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平的珍视。

■ 沿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铁丝网走廊步入毒气室的妇女儿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