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海军三大巨舰的同时入列霸屏了各大媒体资讯平台的头条,当人们沉浸在海军开启新一轮“下饺子”的喜悦时,另一条看似不经意的消息却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4月24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2021年中国航天日开幕仪式上致辞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航天将论证实施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和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拉开新时代探索九天的新序章。”简短的一句话最关键的核心莫过于“论证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什么是“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简单理解就是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近地小行星的主动防御,方法无非两种:一、在宇宙空间或者大气层内破坏小行星的主体结构;二、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避免撞击地球。需要强调的是,仅仅依靠拦截武器是无法实现这些操作的,在这一流程上还需要探测距离更远,分辨率更高的深空观测设备及全覆盖的预警网络,可以说“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是一项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工程。
就目前人类科技的发展水平,拦截小行星可谓是难上加难,所以仍停留在理论验证阶段。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部署了一项名为DART(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的任务,根据演示该任务将向直径约1公里的双星小行星Didymos发射一艘快速移动的宇宙飞船,其目标是撞击这两块行星中较小的一块以此达到偏离轨道的目的。由于该任务需要攻克的难题太大,成本代价太高,原计划于今年7月进行的实验,到现在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
俄罗斯在小行星拦截工程上也投入了不少精力,甚至打算运用到潜在的战争层面。2019年俄罗斯科学院专家在科罗廖夫研讨会上汇报了名为“太空巡逻”的项目,计划通过运载火箭在地球轨道部署由若干小型航天器组成的战略防护系统,一来可侦察、探测并拦截潜在的危险近地小行星;二来可干扰并破坏敌军的航天器。
在太空博弈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国打破藩篱,互通信息、资源、技术,像电影《流浪地球》一样共同建立地外天体防御系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说白了这项工程就是导弹防御系统的究极版,拥有了小行星防御系统,几乎就可以在太空拦截全球任何地方发射的弹道导弹,意义非同凡响。而中国作为世界仅有的几个具备拦截弹道导弹能力的国家,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下,通过自身努力一步步探索和实践得来的。大家都明白这么一个道理,“罗马并非一日建成”,既然我们有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的决心,势必就要脚踏实地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在国防科工及航天领域上进行了重大的战略部署。今年2月,中国再度成功实施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这次实验与以往相比,摒弃了迎头拦截的方式,而是直接从新疆发射拦截弹,横向拦截从山西发射经过多次变轨的靶弹,实战意义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消息还罕见的公布在官方媒介中,这一举动无疑说明我军对该项技术掌握的成熟。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困难不仅局限于一枚拦截弹,还牵扯到了错综复杂的组成体系,从雷达远程监视、预警到目标识别、跟踪最后再由一体化指挥系统的引导、决策每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且这一切流程都得在短短三十分钟之内一气浑成,几乎没有停下来考虑的时间。如果将洲际导弹导弹比作最强的矛,那么中段拦截系统则是盾,而小行星防御系统则是最强的盾。
根据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未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将会形成序列化,满足各种轨道、各种重量飞行器的发射任务,此外重型运载火箭已经进入到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的迭代优化论证,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展开。舆论表明,这款重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的最大运载力将达到50吨,要知道我国现有运力最大的长征五号B也只不过是23吨左右。正是基于反导实验的成功及运载火箭取得的突破,我们才有了论证建设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