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在丰富多彩的古典小说演义里,有一句“台词”,也叫多少“野史粉”们耳熟能详: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而放在真实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在你死我活战场上担当出使任务,勇敢奔赴“狼窝”的使者们,其实却也是“逃生率”最高的一群人。且不说春秋战国年间,那些享受“春秋礼数”待遇,一次次不辱使命的使者们。哪怕到了你死我活“宋金战争”“宋元战争”里,作为使者的洪迈郝经等人,最惨的遭遇也只是被囚禁。甚至到了万历朝鲜战争史,红着眼要“迁都北京”“坐镇宁波”的丰臣秀吉,明明在“议和”时被忽悠了一把,当场恼羞成怒,却也只是把明朝使者杨方亨轰走了事……

可以说,不管彼此多大仇,除非遇上极端状况,交战时的“使者”们,都是轻易“不能动”的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话,常是双方约定俗成的规矩。

那为何“不斩来使”呢?首先一个比较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对使者的尊重礼遇,代表着交战双方的互相尊重,这也是古代战场上的“武德”之一。

这其中的道理,可以看看南北朝时期的彭城大战: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举南下,包围南朝刘宋重镇彭城,双方展开拉锯战。眼看攻坚战伤亡太大,魏太武帝就派大臣李孝伯为使节,进入彭城劝降。镇守彭城的刘宋名将刘义恭,也派大臣张畅接待李孝伯。接下来一番你来我往的会谈里,双方不但有唇枪舌剑的较量,还有温情满满的问候——李孝伯带来了骆驼、骡马、葡萄酒等礼物,张畅也回赠了粽子等礼品,虽然“劝降”不成,双方谈话的气氛却也十分友好。是为血雨腥风的战争史上,一场“不斩来使”的美谈。

当然,这友好气氛,也是建立在双方的实力对比上:刘宋与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对峙的两大强国,双方的军力国力相差不大,所以就算开战,也要时刻考虑严重后果,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流血。而这,也是“不斩来使”的另一原因:战场上的使者,不但代表着脸面,更是双方沟通的桥梁,还能在必要时托起台阶。一旦轻易“斩来使”,那就不只是打人打脸,更意味着不死不休的大仇。

这其中的严重性,可以看看书写“苏武牧羊”壮烈一幕的大汉使节苏武,在遭到匈奴扣留,且被匈奴人发出“死亡威胁”后。深知自己处境危险的苏武毫无惧色,反而面对匈奴人的刀锋,上演了一场千古名骂:“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前几个敢“杀汉使”的家伙,下场都是血淋淋的,你匈奴有胆量就来试试?

结果是,哪怕骄狂如匈奴,这事儿也不敢“试”,虽然扣了苏武十九年,却压根没想对苏武动刀,最后还礼送了回去。“留胡节不辱”的慷慨气节背后,亦有汉王朝强大军事实力做支撑。

而奠定宋辽百年和平的“澶渊之战”,也缩影了古代战场上,“来使”们的桥梁作用。当宋辽双方在澶州城下形成对峙,辽国元帅萧揽达也被击杀后,辽国萧太后派大臣韩杞为使节,来到宋营交涉“议和”。当时的韩杞一开始气焰很盛,张嘴就向宋真宗索取“关南十七县”。宋真宗却是好脾气,虽然拒绝了韩杞的无理要求,却还是赐给他金带、鞍马等礼物。倒是北宋大臣赵安仁敲打了韩杞一句:“您现在是在我大宋军营里,不穿我大宋的官服接受国书,您觉得可能吗?”一句话才叫韩杞明白过来,恭恭敬敬换衣服拜见宋真宗。

待到宋朝使者曹利用跟随韩杞来到辽营,开启新一轮谈判时,当着辽国“实际统治者”萧太后的面,曹利用也开启打脸模式,当场把叫嚣“讨要关南十七县”的辽国官员高正始一顿大骂,最终达成了《澶渊之盟》。促成这场议和的另一位宋朝官员王继忠,此后也留在辽国做官,还成了辽国贵族“耶律显忠”,大宋虽然以后每年要花钱,却总算没丢国土。双方使者特别是大宋使者受到的礼遇,也常被各类典籍大书特书。

当然,为何大宋使者能受此礼遇。多年后出使辽国的宋朝名臣富弼,也当着辽国皇帝的面一句话揭开真相:“若从诸将言,北兵无得脱者”。澶渊之战时如果不议和,大宋坚持打到底,辽国的远征大军别说“收岁币”“索取关南十七县”,管保一个人也别想回来。能坐下来和你辽国谈判,辽国就已经占了大便宜,对大宋的使者?当然是要隆重礼遇。宋辽的“百年和平”,说是谈出来的,更是失去燕云地利的大宋将士,以血肉之躯打回来的。

摊上这种背景复杂的仗,“不斩来使”乃至“优待来使”,自然也是交战双方的基本功课。

但这些“基本功课”,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实力对比的基础上,到了中国落后挨打的近现代史上,国家积贫积弱,受尽列强欺凌,担任“使节”任务的民国外交官们,别说尊严,生命有时也得到不到保障。比如1928年5月,日本悍然出兵山东济南,干涉中国的北伐战争。凶残的日军不但进入济南,肆意向北伐军开枪放炮,甚至连担任谈判任务的外交官也不放过——南京国民政府“山东外交特派员”蔡公时,竟然被日军野蛮抓捕,然后先割掉了耳鼻,又挖去了双眼,最后残忍枪杀……

在中国的土地上,枪击中国的军队,屠杀中国的百姓,“先斩”中国的外交人员。这就是在赫赫有名的“民国黄金十年”第二年,中国遭受的一大耻辱事件。

如此耻辱,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又是怎样对待的呢?那位以“晚年挂抗战勋章照片”在“民国粉”里“圈粉”的“委员长”,却是对日军唯唯诺诺,甚至主动惩罚敢于反抗日军侵略的北伐军官兵。然后干脆将北伐军撤走,将一座失去抵抗的济南城暴露在日军屠刀下。1928年5月11日,完全控制济南的日军,展开了疯狂屠杀,近两万济南市民遇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

回看这场惨案,我们看不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礼数”,更看不到某位“委员长”那“宁死不屈”的气节。看到的却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国民政府”,对国家尊严人民生命财产的麻木不仁,还有为个人私利所做的退让与出卖。更看到了,那21年后,蒋家王朝不出意外的覆亡命运。

参考资料:梅毅《刀锋上的文明》、小易《古人如何对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屈辱的岁月,奋斗的征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