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铁饭碗变合同工!

2020年是事业单位编制改革的收官之年,对于很多在编的和正在考事业编的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无非就是这次改革事业编身份的改变,是从事业编转为公务员身份呢?还是事业编会不会取消,转为企业合同工,不再拥有铁饭碗?今天我们讨论一下事业单位编制改革后,到底哪几类人会被取消事业编制,转为企业或者其它合同用工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拥有正式员工3000多万人。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要求省市机构精简50%,县区机构精简90%,人员编制减少25%-30%,各省改革方案不一样,但是都在进行编制精简。换句话说,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后,将减少126万个事业单位,3000多万编制人员至少有上千人失去事业单位身份。

取消事业编制已成定局,编制工变合同工,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2020年前将全部转企改制。转制单位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在职职工也会转为签订劳动合同,而不再是原有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事业单位改革后,这八类人或将失去“铁饭碗”,直接取消事业编制!

一、高校教师

高校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单位。高校是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的统称,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高校取消事业编制已确定,不少高校也已经开始实施了。未来高校仍将保留其事业单位的公益性,但是在用人方面会逐渐改变原先的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

二、公立医院医护人员

公立医院这里主要是指县级及以上的公立医院单位。由于各种影响,医院改革在即,公立医院取消编制的消息是和高校一起放出,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未来会继续保留医院的公益属性,但工作人员有事业编人员转为合同聘任制。然后在工资待遇上会逐步优化工资待遇分配,实现同工同酬。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工作量大,但工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取消编制后,这些都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

这类事业单位一般是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面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像以前的一些招待所宾馆、新闻出版单位、规划设计单位、信息咨询、检验检测单位等等。按照上级事业编改革的基本精神,生产经营类单位会成建制转为企业部分随职能划转被分流到其他事业单位,其余的将全部取消编制,推向市场。

四、工勤岗员工

在编在岗工勤人员只减不增,人员只出不进。老人老办法,现存工勤岗人员不受影响。

五、原承担职责已完成的事业单位人员

主要职责消失、原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

六、工作任务不饱和的事业单位人员

工作任务不饱和的事业单位予以调整整合,编制不受影响。

七、空壳单位

已无在职人员或虽有少量在职人员,但已长期不开展工作的空壳事业单位予以撤销。

八、其他

批准设立1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未开展工作、未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予以撤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