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萨尔战力惊人!四百游击队击溃两千印度军警 活动范围达90个县

根据《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主流媒体消息显示,4月3日凌晨,2,000名包含最精锐“眼镜蛇部队”的印度军警在“得到情报”后,分五路出击,在无人机、直升机开道下,试图偷袭纳萨尔在恰蒂斯加尔邦的一处根据地,把游击队最精锐的第一营“一网打尽”。

讨伐队在上午10时抵达预定地点后,反被三面夹击的四百余名游击队击溃。游击队以重火力压制了军警直升机,又穿插包围了讨伐部队。印方军警在指挥官被打死后四散而逃,到4月5日,军警通过打扫战场发现了至少22名军警死亡,31人受伤,目前仍有部分人员“失踪”。

官方新闻稿说,殉职人员包括:8名DRG(恰蒂斯加尔邦警察区预备役警卫队)人员、6名STF(恰蒂斯加尔邦警察特别任务部队)、7名COBRA(中央后备警察“眼镜蛇”特种部队)、一名Bastariya 营(CRPF)人员。

这是印度军警自“进剿”纳萨尔游击队以来,一次遭遇的最大损失。其兵力和战损对比也意味着游击队似乎恢复了以往的战斗力。

纳萨尔一词起源于西孟加拉邦的纳萨尔巴里村。20世纪60年代,纳萨尔武装在那里生根发芽,并蔓延到东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印度中央政府和受影响邦的政府发现,要把纳萨尔武装从国家中根除是一项挑战。

资料显示,游击区曾多达印度9个邦180个县的纳萨尔游击队自2015年以来曾陷入颓势,多次成为莫迪当局的手下败将。从2015年到2018年,其游击区逐渐从75个县降低到10个县。其前总书记贾纳帕蒂(Ganapathy)几乎在2018年4月下旬的一次合围行动中被捕,游击队兵员也下降到6000人。这也是纳萨尔游击队的最低潮。

但是,游击队还是从2018年下半年顶住了压力,并在改组领导层和一批高级军事指挥员之后开始战略转移。到2019年,根据印度新闻信息局(PIB)发布信息显示,游击队的活动区域又恢复到了印度东南11个邦的90个县。

根据印度警方、媒体等资料显示,在2019年到2020年间,随着印共纳萨尔总书记巴萨瓦拉吉(Basavaraju)等高层调整部署,游击队进入了短暂的收缩状态。转而以“地雷战”、“爆炸战”以应对军警搜捕。游击队还在与印度军警的交战过程中提升了技术含量,不仅会使用无人机侦查军警营地,还借助平板电脑等设备实施测绘、弹道计算,并召开简单网络电话会议等行动。游击队甚至还有自己的黑客与信息战部队用于锄奸以及打探当局信息。

此外,游击队还打通了前往尼泊尔、缅甸、菲律宾等国的国际交通线,他们可以把人员送往菲律宾等国整训或休养。据印度媒体消息,贾纳帕蒂此后就被护送到菲律宾养老,而此次组织对印度军警反击行动的游击队第一营营长希德玛(音译,Madvi Hidma)也有在菲律宾“新人民军”整训的经验。印缅边境的武装组织也乐于向游击队兜售各国制造的轻武器。

知名智库“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ACLED)指出,纳萨尔游击队在2020年的活动幅度虽然因为疫情而有所下降,但经过两年整军的游击队开始在2020年3月到6月间检验其诱敌深入的战法,其战斗经过一般为两百人左右的印度军警追击游击队进入森林地带,并在进入雷区后以死伤十余人的代价撤出。

印度当局一度认为,莫迪在2020年4月后的“封国”政策客观上封锁了纳萨尔游击队的补给线,譬如《新印度快报》就曾宣称“游击队殴打村民”、“勒索粮食”以便召开在2020年6月举行的万人大会。

随着纳萨尔的万人大会于当年6月18日至20日在恰蒂斯格尔森林密营不受阻碍地举行,印度军警面对守卫密营的800名游击队员也不敢贸然出击,至此,游击队和印度军警从2018年6月开始的攻守态势开始扭转。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游击队多次击退军警营级规模的袭击行动。

2020年12月,纳萨尔武装宣布了一项为期一年的行动,以纪念其成立20周年——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1日。纳萨尔的声明旨在表明他们失去大本营的地区后重新站稳脚跟并恢复武装力量。这个决定是由纳萨尔CMC作出的。

2020年12月,CMC称其纳萨尔已经消灭了大约3000名中央和地方的士兵、222名政客、超过1100名警察告密者。它也承认自2001年以来失去了大约4500人。

早在2020年,纳萨尔武装还声称,由于Covid-19大流行,他们停止了对安全部队的袭击。但是,它抱怨说,印度政府继续单方面地打击纳萨尔运动。

虽然纳萨尔武装已经鸟枪换炮,战斗力大为增强。但是面临印度政府的巨大优势,他们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幂谈天下/张幂)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