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特蕾莎:波旁王朝的最后玫瑰

1814年5月3日,当昂古莱姆公爵夫人与他的丈夫再次踏上祖国的故土,迎接他们的是万人空巷的巴黎。

所有人都急切地想目睹这位法国王室末代公主的风采,有好几位女士都激动得晕了过去,还有人鼓掌、欢呼,涕泪交零。

她凝视着这些曾经将他的父母、家人送上断头台的巴黎人,眼眶红红的,据说是长期流泪所引发的炎症。

此时的她36岁,在近20年的流亡生涯之后,已不是那个被锁在圣殿中不知所措的少女。

她的归来,要让那些残杀王室成员,开启恐怖统治的“革命”暴徒付出鲜血的代价。

01

法兰西的女儿

1778年的冬天,路易十六与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在结婚八年后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孩子——玛丽·特蕾莎·夏洛特

她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和父亲的蓝眼睛。

八岁的玛丽·特蕾莎·夏洛特公主(1786)

名字中的“玛丽·特蕾莎”来自她的外祖母,匈牙利与克罗地亚女王玛丽娅·特蕾莎;“夏洛特”则是为了纪念玛丽王后最喜爱的姐姐;昵称为“夏洛特”的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王后玛丽亚·卡罗莱纳。

正如玛丽王后所说:“儿子将属于国家,你将属于我。”

玛丽·特蕾莎从小在凡尔赛宫中长大,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接受了最好的礼仪与人文教育。

玛丽·特蕾莎和弟弟路易·约瑟夫

与母亲玛丽·安托瓦奈特散步(1785)

据奥伯基希男爵夫人回忆,她成长为一个可爱活泼,自尊心极强的小公主;

而她的母亲,与其在戏剧中追求极奢浮华生活的贵族形象相反,从不忘记让女儿了解穷人的生活与苦难。

(实际上,在玛丽王后来到法国宫廷之前,王室财库就已亏空,并且她从未说过“穷人吃不起面包,为何不吃奶油蛋糕”这种鬼话。)

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

当玛丽·特蕾莎公主只有10岁的时候,法国大革命在攻陷巴士底狱的呼声中爆发了。

同年10月6日,一众狂热的革命党人和国民卫队士兵闯入凡尔赛宫,杀害守卫并将王室成员全部押回巴黎,将他们软禁在杜伊勒里宫。

嗅到了死亡的气息,玛丽·特蕾莎的父母决定带着她与弟弟路易·查尔斯、姑姑伊丽莎白一同逃去保王党占据的蒙梅地的要塞。

但事与愿违,国王一行在瓦雷纳-昂纳戈讷地区被认出,再次被押回巴黎。这一次,迎接他们的惩罚将是折磨、审判与断头台。

02

圣殿孤儿

不久,杜伊勒里宫也被暴徒攻破。

王室一家随后被关进圣殿监狱,这将是玛丽·特蕾莎与她所有亲人诀别的地方。

1793年1月21日,她的父亲被判处死刑;10月16日,母亲也被处死。他们都在无数巴黎民众的注视下死在了断头台上。

这一年,玛丽·特蕾莎14岁。

被禁锢在监狱中、与姑姑伊丽莎白相依为命的她还并不知晓真相。

路易十六被处死在断头台上

而她的叔叔普罗旺斯伯爵成功向科隆大主教寻求庇护,宣布她7岁的弟弟为路易十七。

年幼的小王子就这样成了政治牺牲品,在地牢中被鞭打、折磨致死,甚至还被革命派构陷与母亲的乱伦罪。

这都只是为了抹黑玛丽王后与强调革命的正当。

1794年5月,玛丽·特蕾莎的姑姑伊丽莎白也被押上断头台,与世隔绝的圣殿监狱中只剩下她一人。

1790-1800间的圣殿监狱

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再同守卫说话。

但孤独没有击倒她,她在狱中墙壁上写下的文字虽饱含悲痛,却富有仁慈的勇气,足以让我们窥见这位命途多舛的15岁公主的内心:

Marie-Thérèse-Charlotte est la plus malheureuse personne du monde.

Elle ne peut obtenir de savoir des nouvelles de sa mère,

pas même d’être réunie à elle quoiqu’elle l’ait demandé mille fois.

Vive ma bonne mère que j’aime bien et dont je ne peux savoir des nouvelles.

Ô mon père, veillez sur moi du haut du ciel!

Ô Mon dieu, pardonnez à ceux qui ont fait mourir mes parents!

玛丽·特蕾莎·夏洛特是世界上最不快乐的人。

她无法得知母亲的消息,更别说与之团聚,即使她已经恳求了一千次。

愿我最爱的母亲长命百岁,虽然我已无法联络她。

噢,我的父亲,请在天上守护我!

噢,我的主,请原谅那些杀死我父母的人!”

也许她已知晓父亲的死讯,却还对母亲的生存抱有一丝希望,或是听到传闻却不愿接受,但无论如何,她已成为路易十六唯一幸存的女儿,法兰西最后的公主

她的仰慕者甚至租下了圣殿塔对面的公寓来瞻仰她,她成为了保皇党心中的圣女。

“圣殿孤儿”这个称号将萦绕她一生,使她成为无数诗歌、小说与奥西风格民谣的女主人公的同时,也将是她一生的梦魇。

身着孝服,玛丽·特蕾莎公主,维也纳(1796)

胸前佩戴的勋章上雕刻的是其父母与弟弟的头像

1794年五月,罗伯斯庇尔——力主处死路易十六夫妇的雅各宾党领袖曾造访玛丽·特蕾莎的牢房,没有人知道这位激进的革命家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

但传闻中——并十分可能是事实——玛丽·特蕾莎在狱中曾被下毒导致终生不育、遭遇强奸与非人的折磨。

革命党人甚至下令不要将她的尸体用任何刀具刺穿,以免留下毒药的痕迹。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若不是两个月后的“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党的恐怖统治,玛丽·特蕾莎永远也等不到成年的那一天。

03

复仇的公主

雅各宾专政结束后,极端的革命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1795年,玛丽·特蕾莎17岁生日前夕,她被作为交换法国政治犯的筹码释放,在一队骑兵的护送下被移交给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

终于在经历了将近七年监禁之后,法兰西末代公主、波旁王室的希望玛丽·特蕾莎重获自由。

弗朗西斯二世计划将玛丽·特蕾莎嫁给他的弟弟查尔斯·路易大公,但被公主婉拒,因为她已心有所属——叔叔普罗旺斯伯爵(彼时已宣布成为路易十八)的弟弟,未来法兰西的继任者查理十世的长子昂古莱姆公爵路易·安托万

昂古勒姆公爵路易·安托万(1827)

虽是表亲,但这种婚事在当时的欧洲王室中并不罕见。

1799年,玛丽·特蕾莎在沙皇保禄一世的庇护下,离开维也纳,与她的叔叔和未婚夫在库尔兰的米塔城堡(今拉脱维亚的叶尔加瓦)团聚,不久便举行了婚礼。

从那一刻起,玛丽·特蕾莎的命运就与政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昂古勒姆公爵夫人

凡尔赛宫(1827)

她与叔叔路易十八以“革命幸存者”的姿态在欧洲大陆与大不列颠岛上活动,获取其他王室的同情,召集保王党一派的支持。

他们的联手甚至比她与昂古莱姆公爵的联姻更加重要,后者是一个口吃、害羞和被动的年轻人,显然与玛丽·特蕾莎复辟波旁王朝的理想相去甚远。

可以想象的是,这位在大革命中家破人亡,受尽凌辱的公主的一生已经与复仇紧密相依了。

1814年,拿破仑一世退位,波旁王室复辟,才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玛丽·特蕾莎的流亡生涯暂时告一段落,回到巴黎,而路易十八也在他的哥哥路易十六被处死的21年后继承了法国王位。

回归的时候是个五月的艳阳天,她在阳光下接受仰慕者与臣民的鲜花与欢呼。

而当21年前她趁着冬夜的暮色离开时,是如此孤独与狼狈,她陷入一阵恍惚,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些迎接她的热情大众。

她并不恨他们,但她也找不到理由去爱——若是当时他们对她的父亲、母亲与弟弟有这样的拥护与热情,她的一生当幸福无忧,不会被拷上创伤与痛苦的枷锁。

此时,大量的宣传手册与肖像作品使玛丽·特蕾莎成为法兰西和解与复兴的标志,还有许多小说与戏剧围绕“圣殿孤儿”展开,她不再是公主,而屹然成为文学作品中悲惨与传奇人物的象征。

圣殿孤儿

相比于她的叔叔路易十八,她明显更具有话题性。

血腥、监狱、黑暗、断头台,这些词语通过文学作品,与玛丽·特蕾莎永远绑在了一起。

作为唯一在那场灾难中存活下来的路易十六的后代,玛丽·特蕾莎开始在舆论与同情中承受着过于沉重的压力,更别提共和党与拿破仑派的怀疑。

数百人假冒是她的弟弟路易·查尔斯,使她燃起希望又精疲力竭,而巴黎宫殿中的美好回忆如今都化作金色的灰尘,像鬼魂一样缠着她。

没过多久,昂古莱姆公爵夫人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她决定离开巴黎;但在离开之前,她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现今巴黎八区伫立着一个名为“赎罪”的天主礼拜堂(Chapelle Expiatoire),其前身是马德琳墓地,曾有3000余名法国革命的罹难者埋葬于此,包括玛丽·特蕾莎的父母,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

赎罪礼拜堂,巴黎八区

玛丽·特蕾莎在此缅怀她逝去的亲人,听那些经历过大革命的人讲述王室成员被害的经过。

她重新将他们的遗体安葬在作为法国王室墓地的圣·丹尼斯教堂,并举办了一场迟到22年的葬礼。

当然,玛丽·特蕾莎对于那些加害者毫不手下留情,曾经在狱中折磨过她的人都被悉数置于死地。

而对于那些帮助过她家的人,她也心存感激,包括为他父母守墓的戴斯克罗索先生,后来公爵夫人赐予了他骑士荣誉与相当丰厚的养老金。

20余年来的仇恨似乎就此画上了句号,但只有玛丽·特蕾莎明白有些创伤是永恒的,最终也将会被她带进坟墓里去。

04

尾 声

1815年3月,波旁王室复辟不到一年后,拿破仑卷土重来,开启了著名的“百日王朝”。

路易十八逃离法国,昂古莱姆公爵不得不也到图卢兹避难,而玛丽·特蕾莎选择坚守波尔多,每日视察军队、鼓舞士气,并顽强抵抗。

终于在6月18日,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后,波旁王室再次复辟,回到巴黎。

昂古莱姆公爵夫人也因她在内战中的英勇表现颠覆了其“圣殿孤儿”的形象而转变为民族英雄。

她也因在波尔多的所作所为被拿破仑称为“波旁家族唯一的男人”(le seul homme de la famille des Bourbons)。

昂古勒姆公爵夫人在波尔多附近登船(1818)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波旁王室在中产与工人阶级的反抗声中摇摇欲坠,继位6年的查理十世不得不签署退位文书。

昂古莱姆公爵继任,并于20分钟后退位,玛丽·特蕾莎也象征性地当了20分钟的法国王后,与她母亲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头衔一样。

最终,玛丽·特蕾莎再度踏上流亡的旅程,此后再未踏上法兰西的国土,波旁王朝随之覆灭。

在她母亲逝世后的五十八年零三天,玛丽·特蕾莎也因肺部感染,在1851年10月19日,追随她的亲人而去。

编辑说明

校对 / 欧皇喵

封面 / 姜博约

排版 / 散步鱼丸

活动策划 / 火车便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