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杨志军的《雪山大地》、乔叶的《宝水》、刘亮程的《本巴》、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东西的《回响》这五部作品获奖。
得知消息时刘亮程正在新疆木垒书院。他在电话里和澎湃新闻记者说了三句话:“感谢茅盾文学奖的每一位评委;感谢新疆这块土地;感谢给《本巴》的创作提供了智慧和力量的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刘亮程
刘亮程是新疆沙湾县人,现任新疆作协主席,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本巴》,访谈随笔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等。他的多篇散文被收入全国中学、大学语文课本。2013年,刘亮程入住新疆木垒,创建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及木垒书院,任院长。
《捎话》和《本巴》都是刘亮程写于木垒的长篇小说。在上届茅奖评选中,《捎话》入围十强。《本巴》首发于《十月·长篇小说》2020年5期,并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单行本。
在《本巴》里,刘亮程构筑了一个辽阔无边的时间,在时间的旷野上安置故事。几个孩子成为了新故事的主人公:他们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把残酷的战争生活做成了好玩的游戏。在这个世界,时间完全摊开,无处不在,人可以在一个念头里跑回童年,把幼时伙伴扔出去七年远,也可以一伸手就拉住未来年月里的美人。梦里的时间也被看见了,与现实时间连成一片。在梦里,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是被说出来的,他们来自现实世界的“说梦者”。
2022年3月,刘亮程就这部新作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专访,这也是他就《本巴》接受的第一个文学访谈。在讲述中,刘亮程的语速总是很缓慢。他从容的声音飘荡在天地之间,时而引入幽微的观察,时而卷起辽阔的想象,将人带到自然万物里,仿佛是万物自身在说话,使人灵魂出窍。听他的述说,无疑也是一次时间之旅,在这样一个时间之外的时间里,死去的被赋予灵魂,遗忘的将被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