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亲弟弟迎娶中国媳妇,跨国婚恋是如何经营的?

大家对于奥巴马或许都有所耳闻,但多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就比较陌生了。在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奥巴马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马克就带着自己的中国妻子跟奥巴马在北京相见。

从艾默里大学商业管理硕士毕业后,马克曾在朗讯、北电网络等公司工作了12年。直到美国的经济不景气,马克失业了,决定带着母亲去中国发展,就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他结识了一位河南姑娘,他对这个古典美丽大方的姑娘深深的吸引。于是他决定追求这个漂亮的河南姑娘,缘分似乎很照顾马克,这个姑娘也很喜欢马克。两个人就这样水到渠成了,很快他们就走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在马克和妻子的相处中,也能看到一些跨国恋的相处方式和我们好奇的问题的答案。

语言沟通:

想选择跨国婚恋的姐妹,或多或少都有考虑过语言的问题,其实上是无需多担忧这个问题的,在国外的大环境中,英语是自然而然变得更熟练的。同样的,另一半也会学习中文,方便两人的正常交流。在马克和妻子交流中就是中文夹杂着英语单词。偶尔他需要停顿下来去想想要表达的中文词语,再慢慢地吐出来。此外,马克和妻子还事先商量好,每周一到周五,两人用汉语交流,周末的两天用英语交流。

见父母:

两人在谈婚论嫁的阶段,河南姑娘把马克带回家见父母,可是却遭到父母的拒绝。母亲不是要插手干预孩子的婚姻,只是怎么也没想到女儿是找了个外国人,一时让老两口接受不了。

在一段异国恋中,我们也会担忧出现父母不接受的情况,但要明白,父母之所以反对很有可能是源于对外国人的不熟悉,他们那个时代,选择不多,经历的是单一的生活。一旦告诉他们有很多元的选择,不仅同国人能结婚,还有嫁到外国这条路,他们就会觉得以往根深蒂固的观念被打破。

这种情况下,别试图用语言去动摇父母长达数十年锤炼出来的价值观。没有人会愿意听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的人生信条、承认自己的许多坚持没有价值。要做的是可观性的行动,比如让外国男友与父母多接触,用行动证明他是可靠、两人是真心相爱的。每个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幸福,当他们看见自己的女儿幸福的时候,就会从反对到支持的。

当时马克这个洋女婿也一样,他学历高又多才才艺,能弹得了钢琴还会写作,而且还十分热爱公益,是个心地善良的年轻人。马克就在相处中,不断向女方的家人展示自己,最终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岳父岳母,两人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夫妻相处:

结婚后,马克和妻子留在了中国发展,在马克写书创作的阶段,妻子是他的第一个读者。听不懂的地方,马克耐心给她翻译。

2016年,马克举办新书签售会时,会场人多嘈杂,马克的妻子一直默默地跟在他身后。早上,马克本来告诉妻子不用去现场,但妻子坚持要陪同,提醒他不要忘记接下来的行程。“我也没帮他什么,能在他身边就好了。”她笑着说,声音轻柔,手里拿着马克在签售会现场要展示的书法卷轴。

互相成就互相支持,或许那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模样。

爱情是纯粹的,不管今天爱的对象是谁,是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两人互相喜欢用心经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