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政,英国巴斯大学理学硕士、上海同济大学理学学士,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GRE理科满分的学霸。龚政老师以带入式的陪伴感,带领众多学生从对高中物理一窍不通的畏惧,逐步转换到运筹帷幄的自信,是作业帮直播课“新匠师”代表之一。
让人艳羡的履历背后暗藏遗憾
上学时,我们身边都有“大神”一样的同学,他们轻而易举霸占着年级排名头部,各种竞赛奖杯拿到手软,从重点高中到985、211再到世界名校,人生就像“开挂”一样,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翻翻龚政的履历,不难发现,他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他说,“一路走来,我留下了很多遗憾。”
高中时龚政成绩特别好,沈阳市最好的高中,年级前20,以这个成绩清华北大没什么问题,“但是高三以后可能心态上不太好。”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总感觉遇到的老师不是理想的样子。升高三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了调整,使他非常不适应,高考成绩与清北失之交臂。
现在也成为一名高中老师,他一直在思考,同学们心中理想老师是什么样子,也许和他学生时代的想法类似,“我高二那年成绩非常好,应该是对几个老师教学能力和个人魅力非常认同。”
面对屏幕另一端成百上千的学生,得到他们的认同并非易事。龚政刚接触在线直播课时,用了一个比较“笨”的方法,——拼命研究那些优秀老师讲课的回放视频,再对照自己上课状态反复思考。三四个月,他看完了几百个课程视频(回放),这些老师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自己在课上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改进与提高等等,一一分析记录。
“我之前说话有口头禅,‘好吧,对吧?是这样吗?’做老师都会有些口头禅,但看了几个月视频,我把所有口头禅都克服掉了。”他的同事很诧异,你是怎么做到一点口头禅都没有?“就是硬扳过来。”
线下授课,面对学生,老师的气场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散发出去。但是线上直播课,只有一个很小的摄像头,剩下全靠声音。老师的声音,老师的语言表达是最直接吸引学生的地方。减少没用的口头禅,提高表达准确度,是那段时间他不断询问周围人,得到最多的答案 。
此外,龚政老师上课,还有个标志动作,他会把立式话筒挂在脖子上。这是为了减少调整话筒的时间吗?“不是,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记住我。”
与众不同的物理老师
面对这群孩子,龚政总会想起自己高中留下的些许遗憾。他拼命努力,期望自己的授课方式得到认可,即使只有一两个学生,那也是被认可了。后来发生一件事,给了他很大信心,一个学生,上了半年课后,给龚政老师写了封很长的信,信上说,“在遇到你之前,我对物理很绝望,你是我遇到的最与众不同的物理老师。”
每次提到他的学生,龚政总会用一种无奈又宠溺的语气说,“我简直把他们惯坏了。”他的学生都知道,跟着龚政老师上课,时间过得很快,即使面对高中最难学的物理。
龚政的讲义很简洁,对知识的加工细分做了很多思考和梳理,课上把学生最大的痛点解释透彻,让他们清楚了解哪些是重点,哪些地方听懂了,做某些题目就没问题。
作业帮高中“易物理”体系把知识点和方法拆解得十分详细,但龚政会更进一步,在某些方面会做到极致。比如,整个课程体系对解题“大招”讲解和总结相当完备,他会进一步思考如何更高效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高中时间紧、课业压力大,很多人只能看回放,如何让学生在最短时间掌握核心知识点,缩短他们寻找知识和查漏补缺的时间?
龚政每节课都会做一个详细的思维导图,把课上内容分四个板块,学生复习时,每节课对照学习四部分内容:如果看得懂,就证明知识点掌握了;一旦看不懂,把没掌握的部分,大概20多分钟的内容从课程回放里找出来,重新学习就可以了。
“我在未来等着你”
在和学生们相处时,他总会还原自己读高中的情景:哪些地方当时听不懂,哪些知识点特别不好学,后来怎么把它学明白。从学生的视角,甚至假设自己是成绩最差的学生,如何做到真正听懂,不抗拒学习,还能会做题。
除了这种“带入式”的陪伴,龚政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处于成长特殊阶段的高中生总会遇到很多来自父母、同学、老师的压力和烦恼,然而,他们学习生活中缺少一个角色,能够帮助他们引导和梳理那些糟糕的情绪问题。
通过作业帮这个平台,他经常跟学生们聊一些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有人说,做老师无非是跟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在龚政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个学期结束,他会和班里的孩子开一次班会。
“如果那个将来‘优秀的你’,现在就坐在对面,你们会说些什么?”龚政说,“我想告诉你们,他一定会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的选择,你的坚持,还有你的勇敢。也许很多别人眼里看似平常的事,对你来说可能花数十倍力气,才能做到和普通人一样好。也许,你现在的遭遇没人理解,甚至会遭来不屑和耻笑。但那个‘优秀的你’现在就坐在对面,他一路陪你走来,看着你经历的一切,摸着你的头,轻声告诉你,谢谢现在这个勇敢的你,没有被任何苦难打倒,成就了现在的这个优秀的我。
我在未来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