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视的成都6个板块,最适合中产买来居住的板块

通常来说,一个板块崛起,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规划公布时,整个片区提档升级,打开增长空间。

二是大规模供地,多家开发商拿地,正式进入房地产开发节奏。

三是配套兑现时,居住人口有序导入,区域走向成熟,价值达到高点。

一、白鹭湾板块

从规划看,白鹭湾新经济小镇东沿成自泸高铁、南接绕城高速、西起锦阳大道、北至锦江大道,占地面积共计3650亩,首期用地1195亩,规划建设8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32万平方米高品质住宅及相关生活配套,总投资约200亿元。

项目预计首期投运后5年内,形成特色鲜明的新经济产业集群,聚集超20家行业领军企业、50家上市公司、1000家自主创新中小型企业。

无论产业配套,还是靠近金融城的地段,背靠锦江区这颗大树,都让白鹭湾的想象空间无限大。

从土地控规图中可以看出,整个片区有10宗住宅用地,3宗商住用地,16宗商业用地。第三批次集中供地,将有4宗宅地走上拍卖台,正式掀开区域发展的新篇章。

从产业打造能力来说,锦江区的产业兑现力还是值得信任的。何况这里向西可以连接金融城,向东可以辐射三圣乡,有效辐射范围内客群购买力都不错。不过,区域的短板同样明显,一路之隔的4S店集群,将是最大的bug。

二、万安板块

从配套来看,万安的道路交通完成度非常高,地铁6号线已经开通,天府三中教育配套也完成,加之合能与附近山姆的商业配套,可以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

这个片区目前定位较为中端,板块能级相比于天东、天西都更弱,因此受到天花板压制。而由于教育、昭示性、生态资源等差异,片区能级相比生态带也要弱一些。

目前主要适合普通资格购买,户型选择以中等改善面积为主,超大面积产品需注意流动性。

三、锦江生态带板块

锦江生态带作为天府新区最早的三大板块之一,近年来随着土地供应减少,市场影响力有所降低。随着三批次合计4宗土地的入市,生态带即将王者归来。

作为一个纯居板块,个人一直认为,锦江生态带是目前天府新区最适合中产买来居住的板块,整个区域的配套成熟度非常高,商业、地铁、学校等资源已经成熟,未来还可以和怡心湖形成有效联动。

不过由于锦江的阻隔,以及天府新区整体中心向总部商务区迁移,片区逐渐沦落为二级板块,但仍属于二线强板块,只是目前缺乏较有号召力的产品。

即将入市的是佳兆业印月,预计将推200-285叠拼,这是成都隐性地王,估计将是生态带首个破三的项目;川发天府上城仍有超一千多套货源,硬核刚需可持续关注;一江之隔的恒大天府半岛货源也比较多。

四、龙潭寺板块

龙潭寺板块土地储备充足,向来是主城供地大户。虽然上一次的集中供地,龙潭寺两宗土地流拍,显示整个区域的预期值有限,但整体仍值得期望。

龙潭寺目前发展仍然较为分散,地块也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导致整个龙潭寺雷声大雨点小,在售的楼盘虽多,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产品,所以龙潭寺目前在主城区还是缺乏话语权。

随着地铁8号线和17号线二期的修建,未来将解决整个片区最大的交通问题。

另一方面,龙潭寺还手握主城最大的TOD,这也是成都的一个双站TOD,成形后将成为片区最主要的配套。但从其规模看,估计整体开发周期在8-10年。

首开、中铁建上批次拿的两宗地位置都不错,虽然同样是限价地,但有望呈现一些稍高品质的项目,提升整个区域的调性。从区域的销售看,带装修2万左右的价格,仍然处于正常的去化周期。

五、理工大板块

从区域来看,理工大板块不像二八板块那般彻底焕新,由于高速和铁路的切割,区域氛围还显得零散,纵深空间比较小。

不过,随着杉板桥商圈的崛起,建设路的商业重心在往外移,也带动了理工板块的发展,这也让整个区域有了一定的配套支撑。

目前来说,理工主要在产品上实现了升维,而地段还停留在以前的格局上。如果不能和杉板桥、二八板块形成一定的差异化,未来想要实现溢价估计有点难度。

六、青羊新城

这里所说的青羊新城,并不指传统意义上的青羊新城,而是指光华大道绕城外,与温江相接的这一片。

这里虽属青羊新城,但由于绕城和环城生态带的阻隔,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断裂带,所以未来发展需要更多依靠自身动力,是一个介于青羊和温江之间的单独的板块。

这个片区目前最大的王牌就是马厂坝TOD。马厂坝是成都市首批TOD一体化综合试点项目,其一期已开工建设,另外据资料显示马厂坝TOD综合片区的规划,这里将有3条地铁线平行穿过基地,将打造为总占地规模达3089亩的TOD新城中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