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师 |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程冉:守初心,以爱育人

山东有各类学校3.77万所,各类在校生1989万人,教职工150万人,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校长,还有培养出许多国之栋梁的名校,为了宣传典型、表彰先进,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凤凰网、界面新闻、澎聚传媒共同发起“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高端访谈”系列活动。通过名校巡礼、名师访谈、对话名校长系列主题活动,从济南启动,16个地市巡礼,充分展现各地市各高校的发展历程,分享教书育人的经验成果,发掘办学治校的先进理念,积极打造齐鲁名师、名校、名校长这三名工程、三名品牌、三名亮点。

待16个地市访谈结束后,将“围绕总结示范新成果,服务山东教育新发展”,做好活动成果的提炼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进行推广,把“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让高端访谈活动成为响当当的教育宣传品牌。

作者 | 曹陆

摄影 | 王金奎

老师的爱很大,在方寸教室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老师的爱很小,在三尺讲台挥洒血汗,三寸白粉笔,一颗赤子心。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教好书育好人,才能无愧于家长的期盼,无愧于国家和社会的托付。”作为一名教师,程冉在工作岗位上坚守初心,兢兢业业。

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位培养出桃李满园,百花齐放来自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的辛勤园丁程冉老师,一起倾听她的故事。

守初心,殊方同致

追卓越,吐故纳新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生最大幸福。”程冉老师的初心,是想成为一名军医,穿上一身英姿飒爽的军装,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夺回一条又一条宝贵的生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用自己的专业与学识帮助更多的人。

在命运之轮神秘莫测不断转动之下,1993年刚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济宁农业学校(现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的程冉老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职业教育战线上的人民教师,走向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那时学校还是4年制中专,作为一个初入果蔬花卉专业课程教学行业的年轻新人,她全身心地投入备课,一丝不苟认真讲课。也是从那一刻起,每一堂的讲课对于她来说都是“第一次”,因为日后每一次走上讲台都以“第一次”的心态来对待。课比天大,持之以恒,始终如一,是她追求的为师之本。

就这样,一晃27年过去了。程冉老师扎根于教学第一线,与学生们打着交道,从最初的教师职业变成了如今的教育事业。曾获得济宁市优秀教师、职业院校优秀“双师型”教师、突贡技师,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齐鲁名师等荣誉称号。一路走来,披荆斩棘、酸甜苦辣,但更多的是乐不思蜀的快乐时光,她收获了满满的经验与珍贵的回忆......

教学中程冉老师不断地思考和设计课程,力求形成更好、更优的教学方式。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卉产业快速发展,花艺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而人才奇缺。2000年,她结合《花卉学》课程的教学,在全省中职学校首开了《插花与盆景技艺》这门课程,通过边学边教边提高,使这门课成为了当前学生们想学、爱学、能学好、好就业的专业骨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教学理论,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学生现状和课程特点,大胆进行教法改革。由单一的“满堂灌”变为模块式、信息化、实践课、创业平台锻炼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意。分类推进、逐层提高。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立了以“创设情境——确立造型——表现创意——表达意境——应用拓展”为模式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形成新颖、自主、独特的教学风格。为相同性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与思考。教学中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相信每一个学生, 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

程冉老师不无感慨地说道:“如果说做一名军医是从身体上治病救人,那么当老师则是从思想上教书育人。前者愈人,后者育人。其初衷都是致力于为他人服务,成就他人,造福社会。两者虽起点不同,但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这也算是初心不改吧!”

爱人者,人恒敬之

助人者,手留余香

教育,不能无爱。无爱的教育宛若干涸的池塘。没有水就没有池塘,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她曾经问过学生:“在你们心里我扮演着什么角色?”

学生们说:“哥们儿!”“闺蜜!”“好朋友!”

但更多的学生会回答:“母亲。”

在职业学校里,尤其是中职生,大多是16-17岁的孩子,三观尚未完全形成,人生方向也尚不明确。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之中,充斥着所有属于这个青葱年华的特质:叛逆、脆弱、迷茫,可塑性强。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就像小树苗儿,需要浇水灌溉,施肥松土,也需要长期不断地修剪长歪的枝条。倘若育苗期培养好,那么日后就能向阳成长,成为参天大树、国家栋梁之才。反之,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没有受到正向培育与引导,便可能随着某个长歪的枝条,误入歧途,无法成才。在校的这几年,作为一名园丁,对中职孩子们的成长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对孩子们真心付出,对人的教育才能入心有效。

程冉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总会力挽狂澜般地将眼看就要误入歧途的学生拉入正轨,成为可塑之才。她认为,对学生首先要严格,严师出高徒,唯有严格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其次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并正确引导;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童心未泯,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更要有轻松活泼的关爱。程冉老师现在仍担任着班主任工作,每到周末,她经常给孩子们发个红包,钱不多,但缓解孩子们学习的压力,烘托气氛,效果却很好。端午节时,自费送去粽子,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让他们体会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

然而,对于母亲这样一个角色来说,程冉老师的工作可并不简单:生活上需要母亲的悉心照料与关心;知识学习又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需要母亲严加管教,不能有一分一毫的松懈;倘若青春期逆反了,又需要母亲及时的温柔疏导。就像是对待自己亲生子女一般,甚至很多时候比对自己亲生孩子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育这些处于人生关键期的“小树苗儿们”。“我们当老师的,是对一个学生的一生负责任的人,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者,我们要成为他前进路上积极向上的引领者和辅导员,传递给他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身为一名教师,程冉老师早就远远不仅停留在“教书”这个层面上了。正像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那样:“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当程冉老师回想起教育学生的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她说起了其中的一件记忆犹新的事情:

“在一次插花实习课后,一个女学生迟迟不走,也不说话,‘孩子,有什么事吗?’她走到我跟前,递给了我一张折了几折的纸,‘老师,给你写了一封信’,我接过来准备打开的时候,她仍站着不走,‘还有事吗,孩子?’‘老师,我能抱抱你吗?’我一愣,但是多年的与学生相处的经验,让我毫不犹豫地张开了双臂,孩子紧紧抱了我一下,说了句‘好了,老师。’ 转身就如释重负地跑出了实验室。

我疑惑中打开折纸,原来最疼她的姥姥不幸刚刚去世,她不能接受,伤心却无处排遣。她在信中写到:‘老师,我有个家里的妈妈,在学校,我有个心中的妈妈,就是您!’........看着孩子的信,我百感交集,她的信任让我分外感动。当学生把你当成最知心的人,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对孩子付出的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地关心她,疏导她。孩子慢慢地从不幸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又高高兴兴投入到学习中去。”

育人者,先育其德

懂德行,实践真知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程冉老师一直在用心实践探索着……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既然身为“母亲”这个角色,程冉老师更多的也是对学生们“德”的培养。而知恩和感恩的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程冉老师认为,一个好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父母、老师以及周围关心他们的人,都对他们的成长做出了无私奉献,这叫知恩。同时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学生需要通过自己在学校所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来竭力回馈于社会,回馈于身边的人,这就叫感恩。而如何将感恩落到实处呢?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变为实践,如果没有动手去做、付诸行动,那么所有的知恩、感恩都是徒劳。学生只要具备了这样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不管走在哪里,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学生们学校毕业,踏入社会时,往往会感到一片茫然,无以适从,因此,作为中职学校的一名专业课老师,程冉一直在考虑:如何为中职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建立一个平台!

2015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倡导建立了“梦园花艺”工作室并担任创业导师。平时正常上课时间,带领同学们在花艺工作室实习。课余时间、周末时间对学生们开放,让学生们在那儿动手做自己喜欢做的作品和工作。学生们在快乐中不断进步,花艺工作室团队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学生参加插花艺术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和省市级奖项多项。许多学生锻炼了动手能力,毕业以后能够很快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程冉老师喜悦地说:“有位女学生,毕业后到北京找工作,很快地进入角色,短时间就建立了自己的插花店,在北京站住了脚,这很不简单,我很为她感到高兴。”

有一位中职二年级男生,非常腼腆,一和女生说话就脸红。程冉老师深知交流能力是一个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就建议他加入了工作室。经过一年锻炼,毕业后在河北的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做农资销售,现在已经是销售区域经理,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推广时已经能够侃侃而谈。他自己总是感激于工作室的锻炼和成长。程老师欣慰地说:“这些孩子们的成长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创办工作室的初衷。现在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作为中国传统插花项目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与创新平台主持单位,我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会一直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在这方面总结推广,让更多人受益,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育名师,不断进取

众志成,报效祖国

“要做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这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是师生与社会、与就业对接的平台。作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带头人,程冉老师主持参与了六项省、市级教学研究课题、农业科研攻关或推广项目,曾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济宁市科技进步奖等。注重校企合作、服务社会。主动面向园林绿化行业、花卉生产企业实际需求,积极承担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科技培训和社会咨询。她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了农村技术能人和致富能手。她本人也被济宁市任城区组织部聘为“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专家顾问团首席专家,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尽职尽责。

一个名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在校领导带领下,秉承“让学生站在教育正中央”的办学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强化自身建设。注重教师的培养,每周坚持集中政治和专业理论学习。学习完成后,大家用心畅谈如何教学、如何为学生服务,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同时不断拓宽办学渠道,成立职教高考班;与组织部门联合举办农村干部管理学院,为农村发展培养管理人才。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济宁高职校底蕴深厚,用65年的发展历程锻造了一支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年轻人踊跃而为,年长者甘愿奉献,把毕生精力用于学校发展。老师们甘心情愿地为学生、为社会做贡献。在这片沃土中,程冉老师与同事一起参与完成国家级示范专业、省品牌专业建设;完成3门国家和省级数字化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主编4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主持完成1项省重点研究课题。带领青年教师一起参加山东省、济宁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并获奖。

程冉老师自豪地说:“以前,职业教育在部分人眼里就是一个低档次教育,学不好、不成器的人到职业学校,殊不知职业教育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高档次教育形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今职业院校早已成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 。国家及各级部门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山东省职教高地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职业教育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坚信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已是正高级讲师的程冉老师,拥有一种归零重新启航的从容心态,“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仍然会象一粒种子一样,根植于职业教育的沃土中,坚持包容学生、关爱学生、成就学生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努力奋斗,继续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