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一下滑,美国奶农就要倒牛奶
头条精选
其他 > 头条精选 > 正文

为什么经济一下滑,美国奶农就要倒牛奶

美国又双叒叕倒牛奶了!

据美国国家牛奶营销合作社“美国乳农”公司统计,近期全美每天大约要倒掉270万至370万加仑(约1000万-1400万升)的牛奶。威斯康星、密歇根、宾夕法尼亚等乳制品大州的奶农近期陆续开始把牛奶倒入下水道、池塘、农田等。

这一幕是否似曾相识?

不同年代的人在中学的历史教科书都学到过同一幕: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乳制品产量严重过剩,大量牛奶滞销。农场主为了保证利润,把大量过剩的牛奶直接倒进密西西比河。

经济萧条与倒牛奶

为什么100年了,经济萧条还要倒牛奶?这和牛奶的特性相关。

牛奶成为人类日常营养经常性来源的时间,远远短于谷物和肉类。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1871年,法国人路易·巴斯德发明了至今仍被广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这让牛奶的直接饮用成为可能;19世纪末期,火车的出现使运送液态奶更为便捷;20世纪,冰箱的发明又使奶类的保存更便利。到了1900年左右,饮用牛奶成为了美国和欧洲城市居民的日常习惯。

与此差不多时间开始爆发的,还有奶酪和黄油等奶制品的工业化生产。牛奶脱离“自然物”的属性,成为一种工业大规模生产、运输和销售的商品。一战中,牛奶的销量剧增:罐装牛奶、炼乳被用来改善士兵的营养失调;战时大批妇女外出工作也使得母乳喂养大范围减少,婴儿的牛奶消费快速增长……

好景不长,大萧条开始了。相较于谷物和肉类,牛奶热量不高,并不是刚需。在大萧条中,首先受到冲击的是Grade B(第二等级)以下的奶,这些牛奶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更低,另外Grade B以下的牛奶也是用于制造奶酪和黄油的主要原料,但经济萧条时期,奶酪和黄油的消费大减。

牛奶仍然是带有自然属性的产物,它的生产无法像制造业那样在上游控制,甚至比农作物更差,奶牛不是想产奶就产奶,想停止泌乳就停止泌乳的,到点了就得给奶牛挤奶。牛奶还不易储存,如果变成可储存的奶酪和黄油,需要付出的加工费用很高。

那奶农为何不低价倾销呢?这涉及到交易成本,比如牛奶的运输费用、奶农找收购商花费的时间等,而且这个成本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每进行一次交易都需要花费的,如果奶农发现付出的成本远超过能挣的钱,当然情愿倒掉了。

牛奶危机如何解决:还是靠需求

任何价格问题都是供需问题。为了保证奶价,1933年,那些最受冲击的奶农们组成了一个叫做“波士顿牛奶党”的团体,发动了一系列的牛奶袭击(Milk strike),以阻止牛奶被运往大城市,从而提高奶价。罢工的奶农们在运奶车经过的路上摆上路障,或者撒上钉子,爬上车把一桶桶的牛奶都倒在路边。随着行动升级,奶农们甚至往牛奶里倒石油,拆毁运送牛奶的铁路,往邻近的奶酪厂扔炸弹……

1933年罗斯福上任后,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 -AAA)。AAA最初目的是通过补贴主动减产的农民,减少市场上过剩的农产品,从而提高农场品的价格,并将其维持在高于市场竞争价格的水平。然而AAA的效果并不理想,以1935年的AAA修正案为例,联邦政府开始动用资金收购过剩的包括牛奶在内的农产品,牛奶价格却依旧不见涨势,因为相比产量,市场购买量仍然很小。最后,真正“拯救”了牛奶价格的是干旱和后来的二战。

据悉,在1930-1933年,每100磅牛奶的售价仅为3.48美元。而根据FRASER(联邦储备经济研究档案系统)的数据,在二战期间(1944年),每一夸脱牛奶的年平均售价为15.6美分,换算一下,大约为6.43美元每100磅。

随着二战的结束,战争对牛奶的超量需求也消失了。但是,由政府购买过量乳制品的价格支持机制就以“Agricultural Act of 1949”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同年,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CCC)也被法案授予了收购乳制品的权力,和维持牛奶等农产品价格的职责。

新时期的新问题:消费需求持续下滑

据 USDA 对乳制品消费的多年跟踪数据,考虑到美国的乳制品消费量,尤其是液态奶人均消费量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持续下滑,国内消费的疲软可能是乳制品滞销的更长期原因。

从2010年到2018年,美国的牛奶销量已经大幅下滑了约13%。仅在2018年,全美国就有2700多家奶牛场关门停业。但病毒的到来加速了行业的衰败,美国最大牛奶制造商迪安食品公司在今年申请破产。

如果看上面两张图,需求减少造成的牛奶过剩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政府部门的补贴、乳制品企业的储备等,维持了基本的平衡。而突发的病毒则带来了额外的影响,尽管从数字上说,这个影响并不严重——以2019年美国产销量来计算,目前美国每天倒掉的牛奶占日产量的0.036%,占日销量的0.16%,这个数据是很小的。

但作为打破脆弱供需平衡的一根新稻草,这些牛奶除了被倒掉,没有地方可去。

倒牛奶,仅发生在美国

从3月下旬开始,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奶农不约而同开始倾倒牛奶。实际上,疫情开始之后,普通市民的日常牛奶消耗变化并不大,消失的需求主要由哀嚎一片的餐饮业造成。英国皇家牛奶农场协会主席Peter Alvis说,通常英国的食品加工行业每周会消耗1000万升牛奶。而餐饮服务行业每周又会消耗500万公升的牛奶。在疫情到来之后,这些行业上游的牛奶生产商立即就遭遇断崖式的需求下降,大客户们突然消失不见了。

在中国市场,类似的情况也在疫情期间上演。尽管在中国牛奶的市场还在逐年扩大,但短期内的消费下降,令液态奶逃不过被倾倒的命运。

根据2月《华夏时报》的报道与中国奶业协会公布的信息显示,在1月底和2月,中国13个省份出现倒奶现象,预计倾倒牛奶达到30吨以上。同期,中国一二线城市各大商超乳品销量同比下降50%以上,从产业到市场,奶业持续受到影响。当然,随着复工复产,牛奶的消费在回升。

从这个意义上,牛奶这种商品确实是经济尤其是消费的晴雨表。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