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盲犬的敬业度,你想不到
头条精选
其他 > 头条精选 > 正文

导盲犬的敬业度,你想不到

你有过这样的疑问吗?日常生活中好像很少在街上见到盲人,是因为我们国家盲人数量太少吗?

事实上我国的盲人数量高达1730万人,但与此同时伴随的却是我国残疾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针对视障群体而言,缺乏有声人行横道红绿灯,盲道被占用或者出现各种“断头”盲道、“撞树”盲道,普通人的日常环境对他们而言危机四伏,极不友好。

甚至在国际导盲犬日(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为国际导盲犬日)的前一天,还出现了导盲犬乘公交被拒载委屈到哭的新闻。在已经明确规定导盲犬作为工作犬可以进入各类公众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今天,仍然有大量盲人和它们的导盲犬在面临不断被拒之门外的情况。

是他们不想出门吗?是他们不敢出门。

根据调查,有高达30%的视障者(视力残疾包括低视力和盲两种情况)基本不外出,仅有24%的视障者可以无需旁人陪伴出行。

对于视障程度高的患者来说,导盲犬可能是他们出行与生活最佳的助手,能帮助他们最大程度脱离旁人的照顾,自由来去。

对于永远身处黑夜的视障群体来说,一只导盲犬不仅是最佳的助手,更是朋友和家人,是一种陪伴。

导盲犬服务对视障患者来说是完全免费的,只要申请并通过评估就可以拥有一只。但在悬殊的数量对比下, 能拥有导盲犬的视障群体是极其有限的。

中国有1700多万视障患者,但导盲犬数量不足两百条。央视的纪录片《非常职业》中曾提到过,如果按照申请者的人数来排序,最后一名要等到十年以后,才能见到自己的导盲犬。

培育一条合格的导盲犬有多困难?

从成本来说,培育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至少需要15到20万。从合格率来说,只有不到30%的受训犬能最终成为导盲犬,走上工作岗位。从时长来说,从出生到上岗,一只小狗要经过两年的受训才可以投入工作。

受训犬的筛选极其严格,它们通常是金毛,拉布拉多这样性情天生相对温和与忠诚的大中型犬种。且祖上七代都不能有攻击人类的记录。

根据《非常职业》的介绍,当一只狗向着导盲犬方向发展的时候,就意味着出生第四十五天开始,它就要开始经历复杂且严苛的训练了。

四十五天以后它们会被送到爱心志愿家庭寄养到一岁。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导盲犬熟悉人类和社会生活。不断地接触新事物,不断地学习服从,将对人类的信任和情感烙印在最初的记忆里。

一岁时,受训犬需要进行绝育手术。并回到基地,开始进行专业训 练。

这个过程是很残酷的。训导员会将它犬类发达的嗅觉降到最低,发挥它并不擅长的视觉,哪怕小狗其实是天生的红绿色盲。(它们通过灰色的层次不同来分辨红绿灯)

它们被强制压抑了作为犬类爱玩爱跑的天性,就连排泄这样的事情,也只能在规定的时候进行,如果盲人在工作,导盲犬唯一要做的就是憋住等待。

导盲犬要上岗需要经历七十多条标准严苛的考核。在基地正式受训之前它们就要学会抵御食物,玩具等诱惑。克服对噪音或其他它们恐惧的声音的抗拒,能保持沉稳工作。以及在面对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时仍能快速被主人召回。

导盲犬需要掌握包括避障,听懂各种行进口令,辨别路况,以及各种保障盲人出行安全的技能。一只合格的导盲犬智商相当于六七岁的小孩。它们会在通过所有考核以后和自己的盲人主人配对,再一起进行配对训练。双方配合默契,导盲犬才可以被带回家。

直到十岁之后体能逐渐下降时,它们才能结束服役。

我国目前现有的导盲犬基地基本都是民间公益性质,依靠社会支持和政府补贴来维持运转,但由于导盲犬培育的高成本和高淘汰率,以及不盈利的性质,导盲犬基地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

大众的不理解,公众场所的拒绝入内,也是对导盲犬和盲人情感的伤害。

我们能为导盲犬做什么呢?

最基本的是“四不一问”原则,看见导盲犬不喂食,不抚摸,不呼唤,不拒绝。以及主动询问其主人是否需要帮助。

导盲犬在正式训练前和退役后,包括在训练中落选的淘汰犬都需要寄养家庭,有能力的可以向基地申请领养。没有条件领养导盲犬的人也可以选择“云认养”这种新方式,很多基地都有开通,一个月十几块的费用,就可以认领一只自己的导盲犬,见证它从受训到服役的全过程,给基地提供资金支持。

导盲犬几乎一生都在为人类服务,因为承担着保障主人生命安全的重任,导盲犬长期处在高压工作状态下,过分消耗精力和体力,它们的平均寿命是短于普通小狗的。

对这样为人类奉献了一切的导盲犬,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回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呢?至少能有一颗包容的心,不拒绝和它们同行。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