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两级航母体系成型?12艘大甲板舰,2035年实现宏伟目标?
其他
其他 > 泛人群 > 正文

中国海军两级航母体系成型?12艘大甲板舰,2035年实现宏伟目标?

福建舰正式服役,加入中国海军装备序列,三航母时代终于到来,我军的两级航母体系也在逐步成型,到2035年前,我海军或将装备12艘大甲板舰?

一:传统的中大型航母

中国作为一个航母领域的后发国家,面对西方大国的海空优势,福建舰的服役不会在短期内改变敌强我弱的战略态势,要想在短时间内追赶上潜在对手,中国正在探索两级航母体系!

刚刚服役的中国海军“18”福建舰

在大国中,中国发展航母的时间最晚,技术储备最薄弱,但中方的完整工业链和国防工业体系为航母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研发、技术和产能支撑,一旦条件成熟,中国航母就会进入井喷式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严格控制对华军售,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的工业体系远远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之上。

2012年首艘滑越型航母辽宁舰服役,2019年山东舰服役,中国就完全掌握了6万吨级滑越航母的研发和建造。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服役后,不仅突破了8万吨级以上航母的研发和建造,还实现了舰载固定翼飞机上舰、电磁弹射起降等一大批航母技术壁垒。

有了8万吨大型舰和电磁弹射的基础,国人自然将期待放在10万吨,甚至超过10万吨级别,航母动力做出革命性提升的超级航母上。

海军官兵整齐列队,迎接福建舰入列

西方媒体称中国10万吨核动力的004型航母已经在大连造船厂开工,笔者认为可信度很高,毕竟中国不可能让两大航母生产线浪费。

而且官方也从来没有否认新型航母的存在,国产航母的发展路径已经相当明朗,规模更大、吨位更大,技术水平更加先进。

现在,中国海军手中有3艘可用的中大型航母,福建舰在2027年之前可完成全训考核,具备成熟作战能力。

乐观估计,004型航母将在2027年下水,2028-2029年交付部队服役,形成战斗力要到2030年以后了,即使传闻中的003型改进型在江南造船厂同期开工建造,到2030年,中国海军可用航母数量最多只有5艘,最多可出动3艘航母和100余架舰载机在西太执行战备任务。

和潜在对手还存在极大差距。

美军在亚太的第七舰队常驻1艘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和1艘“闪电”航母,如果说第七舰队是美军在亚太的一线部队,拥有4艘“尼米兹级航母”和4艘两栖攻击舰的太平洋舰队第3舰队则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

第3舰队可在2周-3周时间内出动3-4艘航母和两攻增援西太方向,可见我军的预设战场还是严峻的,在航母数量短期内提升不大的情况下,就有必要大量装备076两栖攻击舰作为补充。

二:076型弹射型两攻将大量建造?

已经下水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

和造价昂贵、建造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的超级航母相比,两栖攻击舰完美避开了这些缺点,075两栖攻击舰自2021年服役以来,服役4艘只用了4年时间,速度相当惊人。

而076两栖攻击舰也是如此,1号舰已经完成弹射试验,即将开始首航,估计明年就能交付部队服役。

076两攻配备的电磁弹射器既解决了我军缺乏垂直起降战斗机的缺陷,也为弹射无人机和固定翼飞机提供了绝佳机会,从而大幅扩展了两栖攻击舰的用途,可以说开启了一款全新的舰型,从而为中国海军提供了一款适合大量快速建造的大型载机平台舰。

对076的要求有两个,首先是可以实现航母的部分功能,美军依靠垂直起降战斗机,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两栖作战中对航母的依赖,F35B战斗机在牺牲航程和载弹量后,也能为登陆舰队提供有效的防空和可靠的对陆打击手段。

搭载多型舰载机的美军两栖攻击舰

而中国海军走出了两栖攻击舰发展的新路,依靠成熟的电磁弹射系统,实现固定翼战机和无人战机的上舰,这样就可执行中低强度的海空作战,部分解决我军现役航母数量少的缺憾,将076型两栖攻击舰和航母编组,攻击21无人机用于大范围警戒和打击,直20反潜直升机有效对抗水下威胁,制空作战交给我军航母上的歼15T舰载机和歼35战斗机。

这样一来呢,既大大加强了航母特混舰队的舰载机数量,也有效发挥了无人机在长时间、大范围、持续搜索和警戒的优势。

其次是适合大量建造,076型两栖攻击舰本质上还是登陆舰艇,和造价昂贵、建造周期长的航空母舰相比,更适合大批量建造,也可降低航母一旦战损的心理负担。

到2035年前,中国海军手中或将拥有6艘航母和6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和西太美军航母舰队战力处于基本均衡,第一岛链内海化,海军主力全面转向第二岛链之外的外线作战新阶段。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