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行者》是由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于2005年出品的警匪动作片,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特·达蒙主演。电影翻拍自香港电影经典影片《无间道》。影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马丁·斯科塞斯、最佳剪辑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等四项大奖。
尽管是一部改编电影,但依然充满了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个人烙印。《无间行者》是一部黑色电影,它和《无间道》的故事框架相同,都将关注点落在两位卧底的心理描写与人性纠葛上,但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很多不同点。
影片《无间行者》用了大量篇幅穿插讨论宗教信仰与现实这个在西方多受关注的话题。传统上来说,宗教信仰常作为支撑人物行为方式的内在精神动力。在西方,宗教的精神力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的多元化。也因此,大量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分别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对宗教的质疑、对上帝的反叛、对生命的困惑以及消极、绝望的人生态度。
影片中多次表现出信仰丧失对人物心理及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卡斯特罗摒弃对神的奉献精神,宣告世界要为他的需求服务,“当面对上了膛的枪时,是警还是匪没有区别”(这种是非混淆的道德观),人对神的价值产生了怀疑,于是相信“没有人会眷顾你,只能自己去获得”。
影片中的心理医生曼德琳,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给予她宗教和信仰的符号。她承担的救赎与抚慰职能如同天主教的圣母像,可最终曼德琳没有能救赎任何人,甚至她自己也迷失了。
这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影片无论从文化、宗教、人物性格上,都有着鲜明的美国烙印。作为一部地道的美国电影,呈现出大量美国现代社会的元素,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及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臆想等。
《无间行者》与《无间道》的含蓄和沉静不同,影像风格粗犷、豪放。片中的残暴、嗜血、毫不留情地杀戮、多处打斗场面不仅仅停留在暴力场面和血腥画面上,而是让观众逐步感受到这些“血腥味”带来的对于心灵的刺激,在衍生出对生命、信仰、道德、权力、欲望的思考。当面人们对生命的质询、信仰的沦丧和金钱的诱惑时,是否还能按照善恶观、道德观应有的轨迹前进呢?
一直不明白一点,为什么美国电影喜欢通过自己的臆想来创造扭曲的别国形象,来显示自己强烈的“大国主义”和“唯我独尊”的意识形态呢?是否为一种病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八点零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