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卢沟桥事变”爆发,古老的中国再一次陷入灾难深重的战乱之中。北平、天津陷落后,沧州首当其冲。
《1937·沧州!沧州!》,以老照片的形式,记录了1937年日军侵略沧州的暴行。“这些老照片都是当时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还有一部分是日军制作的。”市科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田书生说。这套图片是他历经数年、辗转各地收集来的。2015年编辑成册,在拍摄完成近80年后,再一次与世人见面。
翻开来,80年前尘封的一幕幕立刻呈现眼前:津浦线上一路入侵的日军、沧州城头耀武扬威的日本人、狂轰乱炸沧州城的日军飞机、硝烟战火中孤独孑立的闻远楼、被轰炸的沧县红十字会、运河决堤后一片汪洋的沧州城……
今天,让我们跟随老照片一起回到80年前,看看日本记者的镜头记录下的日军暴行。

《1937·沧州!沧州!》主编田书生
马厂战斗前,日军就已进驻这里
日军绘制的占领沧州示意图↓
“日军正式攻打马厂在9月4日,可是,早在半个月前,他们就已经开始向这里进军了。可见侵略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他们都蓄谋已久。”田书生说。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北平和天津。9月4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制定华北会战的指导方案,“在保定-沧州一线附近,努力围歼进入该线及附近的中国军队。”
驻守津浦线唐官屯、马厂的中国军队,是宋哲元的29军,其中,37师657团是前沿部队。他们从北平撤到保定,随后又接到命令开赴唐官屯、马厂,在倾盆大雨中与日军苦战。日军战备精良,先是飞机狂轰乱炸,再是装甲部队、炮兵,最后是步兵。此时的中国军队用的还是汉阳造。几天下来,2400多人的657团只剩下700多人,只能紧急求援。
前线战士浴血奋战,后方长官却忙着升官。当时,29军奉命扩编为第一集团军,长官们坐地升官,忙成一团,没人搭理他们的求援。等到增援的两个营赶到时,阵地已经失守。就在这时,他们又被命令立刻收复阵地。然而,部队刚刚集结,全线撤退的命令又到了。如此长官领导下的部队,只能是溃不成军。
1937年9月13日,日本《朝日新闻》大肆报道日军占领马厂——人和镇城头,日本侵略者耀武扬威;北平城里,日本放飞气球,“庆祝”占领马厂……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让人心痛不已。
1937年9月4日,在唐官屯前线的侵华日军
1937年9月13日,日本《朝日新闻》发表《号外》报道日军占领马厂
沧州城外,姚官屯浴血抗战
日军很快从马厂南下,攻克青县和兴济。此时,沧州城遥遥在望了。
姚官屯成了沧州外围重要的防御阵地,也成了中日两军沧州战场决战的关键地。负责这一带正面防御任务的中国军队,是当时沧县前线中国守军中唯一与日军重武器装备水平接近的部队。从9月24日拂晓开始,日军疯狂进攻持续三昼夜,中国军队浴血苦战,使之未能前进一步,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此时,坐镇津浦线阻击日军的长官是冯玉祥,其第六战区长官部设在桑园。国难当前,军阀们却有各自的算盘,只想保存实力,维护自己的部队和地盘。冯玉祥根本指挥不动战区内的部队,韩复榘拒绝北上增援,宋哲元山东养病,冯治安不肯见面……
田书生说,关键时刻,只有沧州军人刘树森率领一个团从河南辉县星夜驰援姚官屯,而这根本无法改变战争的总体走势。28日,日军再次对姚官屯全线发起总攻。运河两岸硝烟弥漫,中国军队被打乱,冯玉祥下达了后撤命令。沧州城就这样沦陷在日本人的铁蹄之下。
姚官屯防御战中,中国军队伤亡过半,但也给日军重创。从当时被击毙的日本指挥官小林身上缴获了一本日记,其中有“圣战以来首遇劲敌”的记述。
日本随军记者当然不可能记录这一切。但从他们留下的照片中依然可以看出当时战争惨烈的蛛丝马迹。
日军占领青县
日军记者拍摄的青县
日军沿津浦线向沧州前进
1937年9月21日,高官屯运河上准备架设浮桥的日军
日军准备进攻沧州
日军记者报道占领姚官屯和兴济
硝烟弥漫中的沧州城
日军开始进攻沧州
日军轰炸沧州
日军轰炸沧州引起大火,图中城楼为闻远楼
遭日军轰炸后的沧县红十字会
1937年9月24日,日军占领沧州城
日军记者拍摄沧州闻远楼
日军记者拍摄沧州清真寺
日军记者拍摄的沧州水月寺
沧州水月寺大佛
日军经过运河
日军在沧州西门“庆祝”占领沧州城
日军各报纸关于占领沧州的报道
日军在沧州建立的“纪念碑”
日军使用的攻占沧州明信片
日军攻入献县
日军由献县南门进入
日军占领吴桥
日军在沧州制造的惨案
1937年9月10日,日军在青县流河村屠杀群众186人,炸毁烧毁房屋700多间。图为流河惨案纪念碑
1937年9月24日,日军在沧县张辛庄杀害无辜群众138人,烧毁房屋130多间。图为惨案的主要发生地——村民张书礼家大院。
张辛庄惨案侥幸逃出者张书彬。他的耳朵被日军砍断,落下终身残疾。
1937年9月26日,日军制造沧县捷地惨案。三天之内,114名无辜村民被惨遭杀戮。图为侵华日军在捷地镇修建的炮楼
1939年12月25日,日伪军将26名河间翟生村民推入提前挖好的大坑内全部杀害。多年后,被害人的尸骨被起回合葬,称为“肉丘坟”。
1940年6月24日,日军在沧县制造了北白塔惨案。造成27人惨死,30多人重伤,全村420多间房屋,仅剩下3间破房框。图为惨案幸存者田大荣(左)、田吉全(右)讲述惨案经过,控诉日军暴行。
1940年9月28日,日军在沧县仵龙堂村纵火,烧毁房屋4695间。村民们无家可归,露宿旷野。
1940年10月12日,日军血洗献县李虎村,将男女老幼48人关在三间坯房里活活烧死。共造成57人被杀害,670间房屋被烧毁。图为李虎惨案遗址。
日军为报复游击队的多次伏击,将青沧交县的长砖河村(现属沧州市)烧成一片废墟。
1943年11月15日,日军将抓到的东光县大高台村村民一个个用刺刀挑入猪圈内,然后架上棉柴、浇上柴油烧,35人葬身火海。图为惨案中烧死村民的猪圈
1943年青沧交县大和庄(现属沧州市)民房被敌烧毁之惨状
青沧交县十二户村民房被敌烧毁之惨状
1941年9月24日、26日、28日,日军三次轰炸小山四村(今属海兴县),造成130人死亡,140多人受伤。图为惨案中被炸伤左臂的村民刘子清
1943年10月24日,日军在任丘县制造“反共誓约”惨案,长达6个月之久,屠杀百姓500多人,致残1000余人,烧毁房屋2500多间。图为惨案发生地之一的任丘县“感化院”旧址
1944年8月11日,日军将在任丘马家村搜捕到的无辜群众用刺刀挑入井内,然后往井中投入手榴弹、磨盘,32名同胞(包括3个孩子)惨遭杀害。图为马家村惨案遗址
1944年8月23日,日军制造了肃宁县丰乐堡惨案,造成87名群众被杀害,710多间房屋被烧毁。图为丰乐堡惨案纪念祠
1945年2月8日,日军在河间禅阁村向群众藏身的地道口施放毒气,导致18人中毒身亡。共造成27人被杀害。图为日军在禅阁村施放毒气的地道观察口
1945年5月3日至8日,侵华日军在交河县军屯村疯狂残杀了143名村民,其中有58名儿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军屯惨案。图为军屯惨案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