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的这把大刀,是怎么转存到蔡家崖纪念馆的

在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有一把红军大刀,大刀长80cm,刀面宽6cm,刀背厚度0.6cm,材质为钢铁锻造。原来,这是贺龙元帅曾经在战场上使用过的大刀,其历史价值非常珍贵,令人唏嘘不已。

null


那么,这件宝物到底是如何流转到这里的呢?

原来,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馆长高宇峰是一名古兵器收藏爱好者,从新石器时期至新中国前的兵器,他那里都有。今年5月,高宇峰,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捐赠了一批抗战文物,其中就包括贺龙元帅的这把大刀。那高宇峰又是如何得到贺龙大刀的呢?

深入探究下去,这真是一把不平凡的刀,它不但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还传递着贺龙元帅与原铁道兵第1指挥部司令员田仁明,以及1945年参军的吕梁籍革命前辈刘子芳之间的友谊和战友情。

null

高宇峰说,这把红军大刀是他的岳父刘子芳赠给他的。2012年,刘子芳看到女婿高宇峰办古兵器博物馆,非常高兴,就把田仁明司令员赠给自己的心爱之物——红军大刀,交到女婿高宇峰手中,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好好珍藏、妥善保存。2013年,刘子芳去世后,高宇峰为了纪念他的岳父,也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史,将这把大刀在他自己创办的博物馆展出。

null


刘子芳,1932年生于临县大禹乡前刘家庄村。1945年,13岁的刘子芳在临县参军。先后在120师359旅任过通信员、警卫员、警卫班长,中央警卫师任过排长、连副指导员,中央警卫处任过干事,参加过解放临汾战役、解放太原战役等多次战斗。其中,1946年至1950年,担任田仁明的通信员、警卫员。

刘子芳在战场上曾两次救田仁明于危难之中。1958年,刘子芳胃病复发,部队让其回乡养病,由于当时通讯条件落后,两人一度失去联系。上世纪70年代末,时任铁道兵第1指挥部司令员的田仁明打探到刘子芳的通讯地址,委托夫人李桂云给刘子芳写信并寄路费,让刘子芳前往沈阳见面,共叙旧情。按首长的要求,刘子芳前往沈阳住了半个月。也就是那次去沈阳,田仁明把自己最心爱的红军大刀赠给了刘子芳,并嘱咐他:“这可是贺老总送给我的。我现在把它转送给你,希望能留个纪念,你一定要妥善保存。”

田仁明是谁?

null

田仁明,是湖南永顺县人,1934年,13岁的田仁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9年10月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警卫排警卫员,是贺龙师长的警卫。1943年,田仁明任抗大4大队7队副区队长,1945年8月任晋绥3分区独立10团2连连长。解放战争时期,田仁明先后任副营长、营长、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后,田仁明历任团长、铁道兵副师长、师司令部参谋长、师长,铁道兵东北指挥部副司令员,铁道兵第1指挥部司令员,1982年6月正军职离休。刘子芳给田仁明当警卫员期间,正值解放战争,他们共同参加了三次攻打中阳的战斗,保卫延安青化砭及羊马河的战斗,以及陕西清洞河、大劳山、韩城、宜川、山西运城的战斗和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扶眉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等。

正是在晋绥抗战时期,曾担任贺龙元帅警卫员的田仁明,与贺龙元帅有着深厚的革命感情。在长征过草地的艰苦岁月里,西药异常奇缺,十分珍贵,田仁明曾不幸染上了伤寒,生命垂危之际,是贺老总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摸出一支存放了很久的针剂,命令卫生员给田仁明打下去,这才使田仁明挽回一条性命。这件事,可以看出贺老总高尚的革命情操和两人之间深厚的革命情意。当年田仁明离开贺龙元帅时,贺龙特别将随身多年的一把战刀赠送于了田仁明。

null

 贺龙之女贺晓明与高宇峰欣赏贺龙大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