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俗话说“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少数民族繁复的习俗总给我们神秘的感觉,所以来云南旅游一定要知道这些习俗背后的“秘密”。
阿夏婚
阿夏婚也叫阿注婚,被译为“情侣”的意思,阿夏婚是云南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婚姻习俗,摩梭人主要居住在泸沽湖边,至今一直还延续着传统的“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成年男女恋爱后,双方建立“婚姻”关系,男子半夜到女子家中约会,次日的黎明前要返回,女方的孩子随母亲生活,这种婚俗被称为“人类早起婚姻活化石”。
踩月亮
踩月亮是云南苗族青年男女交友和婚恋的习俗,又称为“走寨”,踩月亮就是每到月明风清的时候,小伙子们三三两两的拿着芦笙走出家门,去到山坡高地上,趁着皎洁的月光吹起动听的芦笙。
姑娘如果中意这位小伙,听见芦笙就会出来赏月,姑娘小伙之间就开始相恋。
对歌
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的青年的恋爱方式,或是遇到逢年过节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庆贺。
歌的内容根据当地流行的歌词对唱,视当地的环境、天气、心情等对象即兴编词,歌声抑扬顿挫,由一方青年男女唱几句之后对方来接,是少数民族男女交流感情寻觅伴侣选择配偶的方式。
哭婚
哭婚是云南壮族、彝族、白族等民族的结婚风俗,大多在结婚的前几天或当天进行,由新娘的母亲和家中的女眷陪着新娘一起哭。
哭声中体现出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家人对孩子的不舍之情。
树叶信
树叶信是西双版纳傣族、景颇族沟通交流的方式,曾经的西双版纳在13世纪之前没有文字,所以人们用树叶当纸张进行交流。
后来树叶信成为了傣族、景颇人们传达情谊、信息的东西,如果男子用两片叶子加上蜂蜜则表达对女子的喜爱,如果家住较远的亲人收到一条剥皮牛肉就代表家中有人亡故。
丢包
丢包是云南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举行的活动,每逢节日,男女盛装出行,小伙站一排,姑娘站一排,女方一同把花包扔向男子,如果男方对女方有意,就故意不接花包,低头认输,把礼物赠送给姑娘,双方互诉衷肠,纷纷离场。
丢包期间还会有歌舞表演,野餐等活动。
抢亲
抢婚原本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婚俗,目前云南的彝族、傣族、白族、瑶族、傈僳、景颇都有抢婚的习俗,一般是在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时受到父母阻挠的时候抢婚。
事先和姑娘商量好,男子邀约伙伴前去抢中意的姑娘,到今天为止,姑娘如果愿意也要假装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