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在莒——一场不可忘却的忆苦酒局

在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酒局大约要数鸿门宴(公元前206年)。秦末的几个风云大咖,为了各自利益与政治前途,在咸阳郊外鸿门这个地方,攒了个酒局。这是个非常不怀好意的局,套用后好几世的欧阳修的话说,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也不“在乎山水之间也”,而在于争权夺利,党同伐异——所以在此等酒局中,美酒佳酿再赞,刘邦若干人等也喝不出滋味,因为帷幕后面,那些刀斧手随时可能进场,四处皆是“刀光剑影,暗藏杀机”。因为想借喝酒摆平刘邦,所以鸿门宴为后世贡献了这么一条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null


 

为什么这场偏离人间正道的饭局酒宴会那么有名?而另一场大约在前685—前643年之间的,早它四百多年的忆苦酒局,虽然很励志也充满正能量,而且也贡献出了一条成语,可它的知名度为什么与鸿门宴有霄壤之别呢?

 

忆苦酒局的出席者,也都是响当当的历史人物:坐首席者,公子小白,当时已是齐恒公,踌躇满志,霸业初成。坐其右位的,是最早提出“以人为本”观念的管仲,小白之相。还有另一位,是与老管有“管鲍之交”的鲍叔牙,公子小白之师。再有甯戚,甯姓始祖,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出身微贱,早年曾为人挽车喂牛。

null


故事来源于《吕氏春秋•直谏》,说的是君臣四人一起小酌,酒过三巡,小白就对老鲍说,“何不起为寿?”。意思是,老鲍你怎么还不起来祝我健康长寿?(比如“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林副主席永远健康之类”的致尊长者的敬酒辞)老鲍就捧起杯,却反其道而行,他说:“君上啊,你今天是名闻天下,可当年呢,丧家犬一样躲在莒国,寄人篱下啊!(小白母亲是莒国人);管仲呢,你也不要忘记,当年被绑在囚车里等死是个啥滋味。至于甯戚,你这个赶车喂牛的,要记着自己的出身。”

null


老鲍说的话,就是要这三个人“苟富贵,勿忘莒”,好了伤疤不要忘记疼痛。小白当年被迫躲到莒国,源起于一桩宫廷“雷雨”(齐襄公与嫁给鲁恒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在其回国省亲时通奸),蛰伏在莒国的姥姥家既艰辛又郁闷。当然功成名就的大人物都有苦不堪言的伤痛事,如果后世的韩信能有幸穿越到这场忆苦励志酒会,老鲍也照样会教训他:不要忘了当年钻裤裆的时候……你也只有不忘裤裆,才能躲过吕后的诱杀……

 

齐桓公毕竟有雄才大略,当时听了老鲍的话,马上站起表白:“寡人和大夫们都不会忘记的,谢谢老鲍,你的提醒实乃齐国社稷之大幸。”场面话说得很漂亮,可小白内心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把“老鲍酒话”写下来,贴在皇宫的床头上,天天面对,时时反省。历史事实也证明了齐恒公晚年是何等的“忘莒”:有一回,他竟然对他的御厨易牙(著名的奸佞小人)说,“老易呀,寡人算是很有口福了,除了人肉,你说我世上啥没吃过?”本来就是一句带有自我炫耀成分的闲谈,可说到人肉,小白忍不住又感慨与向往起来:“哎呀,老易,真不知这个人肉到底是啥滋味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易牙这厮晚上回家竟然把自己三岁的儿子给做掉了,变出一盘蒸人肉,急冲冲地送进宫内献给了齐恒公,把中国的马屁术发挥到了极点。小白呢,既来之,则安之,居然好意思把“易牙之子”给独用了。你看,他是否早忘了“莒”在哪个东南西北了?待到管子临终时,他还想用易牙为相,说易牙连儿子都肯献给我,爱我胜于爱子呀!管子马上反驳,爱子是人之本性,连自己的儿子都能随意宰杀的人,还有啥坏事做不出来。果不其然,齐恒公后来被易牙等三个佞臣给活活饿死了,人间因果报应的深刻,叫人唏嘘不已。作为春秋首霸的齐恒公,临死前饿着肚子,一定会追忆起那场忆苦酒局,贤臣老鲍的话犹在耳边回响,可惜为时晚矣!

null


2000多年后有个人物,倒是念念不忘那场酒局,甚至把“勿忘在莒”这四个字写成条幅挂在书房,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小时候,我们都喊他蒋光头,海峡对岸的台湾人现在则称他为先总统蒋公。是的,他就是蒋介石。1949年败退到台湾以后,他就开始在他的领袖权力所能辐射的范围内,致力推广这场酒局,以致于“勿忘在莒”这句成语,成为台湾的一句流行口号。当然他的倡导明显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那就是——勿忘在莒,反攻大陆。

null


然而,念念不忘,未必有回响。无论“勿忘在莒”的思想宣传大旗举得多高,光复大陆的目标诉求是完不成了。假如在1945年抗战胜利那年,蒋公就能够抛出这四字,或许中国的历史将另有走向。这就好比当年在咸阳郊外,项羽如果虚心听取了亚父项增的建议,一声“举杯,畅饮”招呼之后,幕后的刀斧手马上出来清场,不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类的心理游戏,那么鸿门宴或许将不再是楚汉之争转折点,而直接变成历史节点。好在历史无法假设或者推倒重来,否则我等也没有机会在此满嘴酒话,侃侃而谈?不可预知与不可更改,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null


虽然“勿忘在莒”这场忆苦酒局背后的成语故事没有鸿门宴那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但与我们平凡人生的关系,可能更为深远。很多酒局都不只是为了喝酒,酒只是个配角。正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抑或在乎各自人生旅程中的某次不可忘却的锥心之痛。


勿忘在莒,是为感慨。

 


附注:莒县值得一去


有意跑开话题再说几句。莒这个地方倒很值得一去。莒现在是山东省的莒县,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汉书•地理志》记载说莒传“三十世为楚所灭”。前284年燕将乐毅联合五国攻田齐,占领齐国大部,田单辅佐齐襄王凭借莒、即墨二城复国。莒故城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null


杭州G20之后,很多游人迫不及待地冲进了G20会场,各种拍照各种晒。一个开会的空间,近在眼前的历史事件有何值得参观,看多了容易助长媚权情绪。也许是想找到大大们饮用过的矿泉水,得之是如获至宝。


中国实在是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去看一看了,因为中国历史悠久,一个貌似萧瑟寂寥的古渡口,可能就曾上演过不少历史故事,可以滋养你头脑中那双会飞的想象的翅膀。


杨绛先生在她的《杂忆与杂写》中,有篇文章叫“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她说两人买的是三等座,因为彼此尚陌生,对坐车上,没有什么谈兴,火车过了琅琊山时,窗外逐渐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房屋,走了很久,到了蚌埠,窗外景色还是不改,于是杨绛就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可钱先生却说,此古战场也。然后告诉她,哪里可以安营,哪里可以冲杀,一下就激起了她的吊古之情。经钱穆这么一说,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对绵延好几里的土墩子顿时有了兴趣。这段杂文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出门旅行是要攻略,但并不需要车次航班路线,更需要的是背后的历史文化脉络的了解与掌握。

null


正是这一小段追忆,让我对中国古城有了浓厚兴趣,有机会我再与大家介绍个地方——曲沃,这里曾是晋国古都,沃泉喷涌的地方,这里也非常值得探寻,有意愿者可同去探幽访古……


闲时再聊“笔名的故事”——我的笔名来自曲沃,好了,再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