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您好吗」「朕很好,又胖了点」清朝那些奏折背后的玄机 | 语言学午餐

原标题:「皇上您好吗」「朕很好,又胖了点」清朝那些奏折背后的玄机 | 语言学午餐 最近,由台湾网友整

原标题:「皇上您好吗」「朕很好,又胖了点」清朝那些奏折背后的玄机 | 语言学午餐

最近,由台湾网友整理的部分清朝皇帝奏折,一夜之间点燃了吃瓜群众们的热情。其思路之诡异、画风之荒诞,引来网友吐槽无数。

有坚持不懈向皇上安利芒果的: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

一个月后……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让你别送了你他妈还送什么送)。

有无论多小的事,都要跑来请示的:

福建水师提督:禀告皇上,台湾有个妇人拾金不昧。


雍正:已读(这点破事也发奏折?)。

还有借请安奏折怒刷存在感的(前方高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点。

以及执着于赴京为皇上祝寿的:

直隶巡抚:我可以回京城给皇上过生日吗?

康熙:不必上本。

直隶巡抚:3月13日那天我来给皇上庆生?

康熙:不准来!

以上图片来源:大叔爱吐槽(lD:dashuaitucao)

如此等等。

于是乎,许多网友发挥了他们卓越的“共情能力”,遥想当年大清皇帝批阅这么多毫无信息量的“垃圾奏折”,内心会是多么的崩溃。

然而,在这片满载嬉笑和吐槽的声浪中,我们不禁要问一声:

事实果真如此吗?

▶ 高语境文化下的“垃圾奏折”

实际上,大家之所以会以为这些都是“垃圾奏折”,清朝君臣都是一群戏精,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身处高语境文化之中而不自知。

高语境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与低语境文化(low-context culture)最早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1976 年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

根据霍尔的观点,在高语境中,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在低语境中,情况正好相反,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

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言语本身编码展现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必须依靠更多的背景信息,才能破解其中的真正含义。

我们使用汉语,也身处中国文化之中,但时过境迁,对于百年前所记载的话语,如果不主动走进当时的语境,终归是难解其意的。

清朝的无论君主还是臣子可都不是糊涂虫。只是他们一定做梦也想不到,当初君臣之间那些互通有无、玄机暗藏的奏折,会成为后人集体嘲笑的对象。

▶ 情景语境和语域

我们知道,人类的所有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境(context)中发生的。清朝官员向皇帝递交的奏折概莫能外。

英籍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在对南太平洋新几内亚特罗兰布德群岛实地调察时发现,一旦脱离了语言活动的具体环境,要理解或翻译当地人所使用的语言根本是无稽之谈。

于是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的概念,指与语言活动直接相关的具体环境。

后来,他发现情景语境不足以解释语言活动的全部内容,又于1935年提出了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指语言活动的整个文化背景。

这两个发现可谓影响深远。在功能语言学中,语境被划分为两个层面——语域(register)和语类(genre),它们就分别对应了这里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M. A. K.)和哈桑(Hasan,R.)最早对语域作了如下定义:“语域是一个语义概念,可定义为若干意义的组合。这些意义与语场(field)、语式(mode)和语旨(tenor)等情景因素的组合有着特别的联系。”

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情、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与者所参加的整个活动;

语旨——指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与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

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如说还是写、是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包括修辞方式。

具体到清朝的这些奏折,我们就以送芒果的那位老兄为例:

(图片来源:网络)

在该奏折的语域中,闽浙总督想送康熙台湾特产芒果,而康熙让他不要再送来,这一事件是它的语场。

但光看到实际发生的事情这一层还不够,我们还得注意其语旨和语式,即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交际的渠道或媒介。

奏折中的康熙和闽浙总督是君臣关系,从社会地位上看,前者是后者的绝对上级,两者的语言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

而这位名叫觉罗满保的闽浙总督,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他二十二岁中了进士,很早就受到康熙的赏识。由于职务之便,觉罗满保经常会送康熙一些地方上的特产,芒果不过是其中的一件罢了。

因此,在奏折中两次提到进献芒果,除了希望康熙能够品尝到这种不多见的水果,也是借此向皇帝表明忠心,时刻不敢忘了自己的臣子身份,从而增加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并不是为了“皮一下很开心”。

从语式角度看,奏折语言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康熙时期的奏折,起初只要求密告情报而不讲求形式,也不算正式文书,更像是皇帝的亲信与皇帝之间私人往来的信件。

原文中,康熙在第一次让闽浙总督不要送芒果来之后,第二次还是耐心地解释了芒果是自己“未见过之物”,“原想看看”,然后发现“甚是无用之物”,叫其不要再送,这是面对自己亲信说话的语气。

由此可见,“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两份奏折中送不送芒果还在其次,联络上下感情才是它们真正的用意。

文化语境和语类

语类是与语境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功能语言学家马丁(J.R.Martin)将语类定义为一种“有步骤的、有目标指向的社会过程”(a staged goal-oriented social process),是“用语言手段实现的、构成文化相当一部分内容的社会活动类型”。

语类与语域不同:语域是情景语境的产物,语类是文化语境的产物,语类层要高于语域层。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任何一个语篇都有自己的语域,而这个语域必然从属于某一个语类。

当清朝时期的奏折语言被看作一个语类范畴,我们就会发现,其背后所支撑的是整个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而这些决定了每一份奏折的表现形式。

关于奏折本身,它是清朝独创的一种官员给皇帝的机密报告,始于康熙中期,最初仅限于皇帝指定的少数亲信官员。雍正即位后,进一步扩大了奏折的使用范围。乾隆停止使用奏本后,奏折成为政府正式公文并制度化。

奏折所涉内容非常丰富,可分为奏事折、请安折、谢恩折及贺折四类。上面提到过的“刷屏狂魔”孙文成,他所不停发的就是请安折。

或许你会觉得雍正隔三差五就要回复他“朕安”是一件很烦人的事,但这在当时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要知道,最初的奏折主要就是用作请安致贺的。之后奏折虽然逐渐用作奏事,但在正式言事前还是会先向皇帝问安。再后来,请安和奏事独立开来,每封奏折内就会另备一份请安折。

也就是说,这个杭州织造之所以会有这么多请安折,不为别的,而是他有很多事要禀告,请安是附属于这些事的。这样看来,“刷屏狂魔”其实是个异常勤勉的人啊。

其他的“垃圾奏折”也一样,它们同属于当时文化语境下的一个语类,都是当时奏折制度的产物。虽然看起来有些搞笑和无厘头,实际是为统治者强化君权的目的服务的。有了这些奏折,皇帝开启了“上帝视角”,在扩大知情范围的同时,也能通过朱批控制和鼓励官员。

而对于底下的大臣们来说,奏折是联系他们和皇帝的最为直接工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因而可以在里面汇报各种大小事件,并用极尽顺从谦卑的语言,显示自己对君王的忠诚之情。

在清朝帝国机器的操控下,无论是在情景语境还是在文化语境中,这些“垃圾奏折”的存在都显得合情合理。

由此可见,网上流传的清朝“垃圾奏折”其实一点也不垃圾。它们在当下或许可以博君一笑,但是笑过之后却不必太当真。我们觉得好笑是因为我们的理解脱离了当时的语境,而不是清朝君臣齐刷刷地“戏精”附体。

不管怎么说,这些所谓“垃圾奏折”的背后,隐藏的是一座象征着整个封建王朝政治文化的巨大冰山,我们普通人所窥见的只是浮出海面的冰山一角罢了。

参考文献:

Genre and Language Learning: A Social SemioticPerspective. J.R.Martin.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2009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雷荣广,姚乐野著.清代文书纲要[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胡壮麟等著.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杨信彰.马丁对语域理论的发展和应用[J].当代外语研究,2010

赞赏是语言学午餐作者唯一的稿费来源

激励作者,享受更多语言学好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