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精彩三国文脉丰盛鄂州 ——写在《三国文化与鄂州》出版之际

null


今年初,47万字的《三国文化与鄂州》出版,不仅加大了我市三国六朝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给我市全方位的文化建设带来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6年12月,由市文体新广局和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三国文化与鄂州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换届选举大会”在我市召开,这是我市首次举行的三国六朝专题性学术研讨会,包括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日新研究员,湖北大学教授、博导吴成国等全省百名专家、学者,他们积极响应,向大会提交了60多篇论文,其中优秀论文便是该书出版的基础。

武昌,古代鄂州的一个响亮名称。1949年后,我市发现了大量的三国六朝时期遗址、遗迹、墓葬,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对于三国六朝时期的历史文化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打三国牌”,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城区沿江三国吴都旅游风光带、市博物馆、西山公园的建设等,充分利用和展示了鄂州三国文化的研究成果,影响甚广。

汉三国六朝,当孙权来鄂,改鄂为“武昌”后,鄂州就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期。武昌不仅是东吴都城所在,而且是绾毂四方的枢纽。由武昌往西、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罗马商人纷纷前来拜谒孙权,互赠礼物;往东,武昌所产的铜镜,源源不断输送至日本;往北,中原地区的高僧大德结伴来到武昌,潜心译经,弘扬佛法。晋代庾亮、王羲之中秋南楼赏月,留下了千古佳话。想当年,武昌凭其十万之众的人口,成为东吴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文化是城市之根。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重要因素的今天,鄂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之源,既是鄂州理论创新、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也是鄂州当今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在近年我市的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之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这部论文专集,既是一部总结历史、展示遗产、延续文脉的专集,也是一部以古鉴今、激励意志、促进发展的理论普及读本。

                 来源:鄂州政府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