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高华教授在南京病逝。生前他接受采访,谈了他对蒋介石在大陆失败的原因的理解。
蒋介石“守土保城”战略实属无奈 记者:国民党的失败是个大题目。抗战后,国民党的军事实力占很大优势。国军是怎么由强变弱的? 高华:当时国民党十分轻敌。

1946年四平战役国民党得手后,蒋称,“中共本属乌合之众,经此次打击,势必瓦解无疑”。
而解放军由弱变强是因为很快适应了大兵团作战方式。抗战期间八路军的作战方式多为游击战,不少高级将领连运动战都不会打。后来解放军迅速掌握了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战法。
而经过土改,解放军兵源充足,又接收一些投诚的伪军。 黄克诚说,几个月时间,开往东北十万部队就扩大为三十余万,其中许多为伪军。共党在用人之际,没有教条主义,只要有用都吸收。而陈诚就拒绝吸纳前伪军,他说如此会打击“民族正气”。
同时,组织上,八路军(解放军)指挥统一,都服从毛和中央军委的调遣,轻装上阵,军队不需发军饷,只要吃饭穿衣就可。国军则与此相反,蒋介石没有绝对权威,令行禁不止,政府更要为打仗支付巨额军饷,从而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记者:蒋个人军事才能与毛的差距也是失败的一大原因吧。 高华:蒋介石是靠军事起家,但是他没有形成概念的军事思想,而毛泽东有“十大军事原则”。
虽然有时蒋的战略眼光是正确的,只是明明自己意见是对的,当遇到反对,蒋却不能坚持。1948年2月,蒋多次要卫立煌撤主力至锦州,卫不听,蒋也就听之任之。
蒋要傅作义撤军南下,傅作义不愿离开老地盘,理由是:坚守华北是全局,退守江南是偏安,蒋也同意了。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的军事战略方针有重大缺陷,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是以“保城守地”为中心的军事战略方针。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国民政府当时既为执政当局,就要承担所谓“守土保民”的责任。
可国军要守护的摊子太大,面对解放军的进攻,顾此失彼,遂被各个击破。 “国”军实属“私”军 ,战场上常见死不救 记者:在用人上,蒋介石也未见高明之处吧。
高华:在东北,蒋介石临阵换将,先杜聿明,继陈诚,再卫立煌等,都无堪重用。在淮海,这是关系到国民党生死存亡之战,蒋仍然没有章法,他重用的几个人(杜聿明、刘峙)都不行。
毛也在东北换将,但都是为了减少矛盾,以求高度统一,林彪等与东北局其他领导也存在矛盾,1946年6月16日,毛任命林彪为东北最高军政首长。 在东北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都归林彪节制。
蒋介石很少有像林彪、彭德怀、刘伯承、粟裕这样的统帅型的将领。蒋之用人,一看派系,二看服从和人身依附,白崇禧为国民党军中少见的统帅型的将领,因不是蒋的人马,聪明才智不能得以发挥。蒋重用胡宗南几十年,而此人只是一个师长、旅长的才能和气局,却被蒋当作统帅用。
记者:失败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也有关,蒋介石就听之任之么? 高华:蒋介石在大陆时期,从没有实现真正统一,特别在军队方面的统一,战场上见死不救已是常态。1948年7月,第五军军长邱清泉看着第七十五师师长沈澄华被解放军包围也不救,致其被解放军消灭。
邱为蒋的嫡系,见死不救事后也没事,到了淮海战役时邱又故伎重演,黄伯韬兵团被解放军包围,向他求援,邱还是按兵不动。所以说,国军既非“党军”,更非“国军”,而是将领们拥兵自重的“私军”,这样的军队怎能不败? 记者:国民党军中的政工部门不起作用吗?
高华:国民党军中的政治部从来就是军事主官下的一个幕僚机构(与中共不同),1946年国民党从军中撤出党部后,政工人员在军中更无地位,普遍被视为“卖狗皮膏药的”,使军队内部更无凝聚力。
而早在194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就发出《关于成立国军工作部的指示》,要求上至中央局下至团政治部,都要建立起做国军工作的机构,调选与国军有各种关系的干部,将他们打入国军长期潜伏,交结朋友,用各种途径,对第一线的国军和被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进行策反。
国共合作时期地下党大规模渗入国军系统 记者:国民党在情报方面的失败看起来一点也不亚于战场。 高华:国民党的情报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双方在战场上的胜负。
然而多数论者并不了解,在抗战前处于“非法”状态的中共很难向国民党大规模渗透,钱壮飞等是个别的事例。中共情报工作获得全面转机是在1937年抗战爆发后,由于国共合作,1938-1939年,就成为中共向国民党大渗透的时期,由周恩来等操盘和布局,将张露苹、熊向辉、沈安娜等一批情报人员,打入到国民党党政军系统,长期潜伏。
南京电信局有一个“军话专用台”,专门接转总统府、国防部等要害部门的电话,共有九名工作人员,其中七人为中共地下党。蒋介石之“用人不疑”,与毛泽东“保持高度警惕性”之风格迥然不同。 据担任蒋介石医官的熊丸透露:“我记得那时总统在黄埔路官邸设地图室,地图室三巨头是总统、周菊村与刘斐(总参谋部次长),三人在南京指挥徐蚌(淮海)会战,那时大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蒋先生下的命令共方都知道,后来大家都认为刘斐十分可疑,蒋先生却都听不进去。”
刘斐建国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据地下党郭汝瑰(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说,他本和刘斐关系很坏,只要刘有建议,他必反对,他们俩还相互检举对方是共党。 后党组织派人带话给他,叫他注意搞好和刘的关系,他才意识到刘也是在为共党工作。
而且当时还有潜伏在国军中的韩炼成(开国中将)等带兵将领,他们一到关键时刻,或阵前起义,或诱国军进入解放军包围圈,蒋怎能不败? 记者:作为领袖,蒋介石对失败还是应负主要责任吧?
高华:蒋是过渡年代人物,他生活在二十世纪,然而他却保留了大量宋明儒修身齐家的传统思想。当时他仍坚持把西洋“科学方法”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结合起来。他教育他的部下,说军事教育应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中心。
由是观之,在尚力又尚智谋的现实世界,蒋之落伍甚矣。国民党政权是一个世俗化的政权,它的军队更是世俗化的,在当时的条件下,蒋是很难战胜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中共和解放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