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田玉的指标当中,大家最常去关注的首先是白度,而另一个常被提起的就是结构感。
很多藏友喜欢追求无结构这个指标,但在所有玉种里,无结构都不是可以轻易达到的
其实容易满足无结构条件的和田玉有多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说那些能够达到无结构的玉种。
和田碧玉中的鸭蛋青
有一种碧玉,它跟无结构一词最常合在一起用,那就是“鸭蛋青”。
鸭蛋青的特点就是无结构,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特点。大部分鸭蛋青都特别细,几乎能够达到打灯无结构的要求。
而鸭蛋青系列里包含很多种,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鸭蛋青、粉青、瓷白、苹果绿等等其实都是从鸭蛋青系列里演变而来。
所以这些碧玉品种中有很多都能达到无结构。比如苹果绿:
比如瓷白:
关于碧玉有结构与无结构的关系可以参考这张图片:
这张图片能比较清晰的说明碧玉颜色与结构的关系。
当然并不绝对,比如好的菠菜绿也能达到看不到结构的情况。但碧玉颜色越浅,就越难见结构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情况。
从下面这张图我们也能看出碧玉结构的关系:
可以看到,只有鸭蛋青的一小块看起来玉质特别的细腻。其它部位无结构就比较困难。
在碧玉中有玩家用这样一个名词形容无结构,那就是塑料级或玻璃级。当一块碧玉玉质特别细腻,颜色特别统一,那么它看起来就会像是假的一样。
当然,这种玉质极细,没有结构,颜色又极为纯正的碧玉,也绝对是收藏级的好碧玉。
很多人不懂玉,看到玉就想往玻璃上去靠,看不到结构,颜色又极为漂亮,那么你可以去碧玉里找找,那种极品的好东西,看起来也许就是你心目中玻璃的样子!
青玉系列
另一种常见无结构的和田玉就是青玉了。
细度好是青玉的一个特点,所以打灯无结构的料子也比较常见。不过青玉的细腻度也有不同级别,所以有一细、二细的说法。
一般能达到一细的青玉,就很难看到结构了,二细的就稍差些。而其中比较知名的比如蓝调青海青,细度就特别好。
青玉的这种无结构特性,也让薄胎的器皿料打灯后非常漂亮,这也是很多人用青玉做薄胎的原因。打灯一看结构特别大,也就失去了一种美感。
此外青玉里还有一种结构特别细的就是黑青。
黑青的细度可以说比一般的青玉更细。比较知名的有塔青,也有黑青籽料。
看黑青籽料的外表我们就能感觉到它极为细腻的玉质。而塔青里细度好的也能达到无结构。
当然还有一种青玉不能舍弃,那就是现在很火的沙枣青。
沙枣青的一大特点就是玉质细腻,而且它的细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细腻,有绿豆沙的感觉,摸上去手感独特。
白玉系列
也许很多人对以上的无结构并不感兴趣,大家最想知道的是白玉里什么料可以达到无结构。
答案是有,但白玉里能达到打灯无结构的很少。
籽料里也有玉质极为细腻的,可以做到打灯无结构,但这种籽料相对少,如果这种料白度可以,那么就是堪称羊脂级的好料了。
山料里其实也有特别细的,传说中特别好的料子我们不提,比如95于田料。在市场上我们能见到的大概是下面这种:
这是籽料吗?并不是,这是俄料,俄料里的巴莎料。
巴莎料就是以它的细度而著称,有一部分也能做到打灯无结构。
总的来说,对于白玉来说,细度是一个指标,但不能像鸭蛋青那样过分追求细度,要求打灯无结构,那么这样的料就太难找了些,要么买到好东西,要么就可能买到玻璃了。
其实任何一种和田玉都有它特别细的料子,比如黑马析木玉:
析木玉不仅有着完美的细度,而且韧性好,所以析木玉的作品能更多的表现出玉雕线条的美。
比如糖玉:
比如黄口:
任何好的和田玉当中都会有它最细的存在。只不过有些细料更多,有些更少罢了。
无结构的正确认知
说完上面这些,我们再来说说对无结构的正确看法。
首先,无结构并不是地理学上的结构,那种结构是显微镜下看的,我们肉眼看不到。我们常说的结构其实是一种纹理构造。
其次,无结构并非真正意义的无结构,我们来说结构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肉眼难见结构,一种是打灯难见结构。肉眼上看上去难见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细,但并不是看不到。而再细一些就是过灯了,也就是打灯难见结构。
最后,看结构一定要用正确的方法,有人看结构这么看:
这么看也许大部分和田玉都没有结构,看起来都很漂亮。但这么背光打灯看不到结构的。
看结构一定是要侧光,找准角度就能看到和田玉的结构。
当然如果一块和田玉足够薄也可以这么看,比如下面这个:
这个切片极薄,所以我们肉眼就能看到它的结构是什么样,打背光也就可以。
无结构并不是和田玉最重要的指标,细度好并不代表它的油性就好,也不代表它就老熟。细度、有没有结构只是评价和田玉的一方面。
所以无结构可以去追求,但不能盲求,否则你很可能会爱上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