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宦官当政,破除陋习后,却落得如此下场

说起古代太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凸”字。它的意思类似于“阉割”这个词,这表明当时阉割人的技术是众所周知的。西周王朝开始使用太监的记载,“周礼”中有“宫廷卫兵,以其人性”绝也。当时的阉人被用来作“寺人”、“内竖”、“阍人”等职,太监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在于专制权力的出现,为了能为统治阶级更好的服务。在皇宫里有些事是女人做不到的,比如艰苦的工作,所以皇宫里一定要有男人。皇帝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女人太多,不能总是照顾,既不缺乏男性劳动力,又要防止可耻的事件,所以生成太监这个职业。其来源要么是罪犯,要么是宫廷惩罚,要么是平民百姓的孩子。秦汉以后,太监制度更为详细。太监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力量,对许多朝代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null


大规模宦官当政在东汉末年首次出现,由于皇帝的重用,他们在宫中讨好皇后和其他妃子,大献殷勤,迅速成长起来,接近朝纲,掌握极高的权利。这也成为宦官与外戚之间彼此厮杀的舞台,当政亦开始出现,正如赵国举荐蔺相如的缪贤、秦国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朝时,朝廷共有24名亚门的12所监狱,其下有“小狱”、“中狱”的掌管太监。尽管明太祖明令阻止太监干政,但明成祖即位后又开始重用太监宦官,并创立任用宦官充当特务的机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当明朝太监成千上万,到太监充当代理,就像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杜明礼,在宫外进行商业活动。他们分布国家各个地区,尤其是在天津、泉州、宁波、广州和其他外国商人贸易港港口必须驻扎太监“税务主管”。清代宦官统称宦官。清代对宦官控制得十分严格,清末有两个受宠的太监如安德海、李莲英,宦官弄权。

null


在宫廷剧中常常会出现一个词,“对食”?指的是古代宫女太监结为夫妻,到了明清时期,这种风气最为盛行。皇上往往会下旨恩赐太监跟宫女结成菜户,就是一起生活的意思,成为核准夫妻。因为太监也不是没有性能力,有的宦官位高权重,想极力改写宦官不能通婚的现实,向皇帝表达单身之苦,得以改写几千年来宦官不能结婚的旨意。

名气最大的是明末时期太监魏忠贤和明熹宗皇帝的奶妈,乳母客氏,明熹宗皇帝是被客氏养大,乳母客氏仗着和明熹宗皇帝的这层关系,常常欺负皇帝的嫔妃,以彰显自己的地位,魏忠贤大发殷勤,啥事都顺着客氏,成功迷惑了客氏,最后她和魏忠贤结成対食。

null


客氏在后宫辅佐熹宗皇帝,实际把持朝政,皇帝大小事都经过客氏的点头,才能下旨,魏忠贤在外边大权独揽,民间百姓当时把他们叫客魏,沆瀣一气,把持朝政。把朝廷上下弄得乌烟瘴气,民间百姓苦不堪言,在历史中魏忠贤自号称九千岁,比喻自己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权倾朝野!在清朝风雨飘零之际,闭关锁国失败后,国人觉醒,在外留学回来的知识人才,深感泱泱大国,应该废立一些落后制度,去除绑玉足,剪小辫。太监制度泯灭人性,坚决抵制,此后贯穿中国3000多年的宦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