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杯市场价格多少钱 关注度有多高

原标题:犀角杯市场价格多少钱 关注度有多高 犀角即为犀牛之角,是世界上非常名贵的牙角料之一。犀角比象

原标题:犀角杯市场价格多少钱 关注度有多高

犀角即为犀牛之角,是世界上非常名贵的牙角料之一。犀角比象牙更为稀有,在古代它与夜光璧、明月珠相提并论。《战国策·楚策》曾载,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汉书》记“南越王赵陀献文帝犀角十”;道教文化中的八宝之一就有犀角,然而宋元以前的犀角雕刻极为罕见。

犀角之所以如此珍贵有名,其一古人有把犀牛形象作为崇拜物的习俗,如青铜铸造、瓷器刻画等的图案,认为犀牛可以辟邪、镇凶、保平安。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犀角本身就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它不象牛角等长在头顶,而是长在鼻子上,是由角质层纤维化而成的,有较粗的直线纹,互不连接,角上有一深沟,犀角底部还有小沙眼,形似蜂窝状。其呈圆锥型,稍有弯曲,长短不等,在十五至三十厘米之间,表面为乌黑色,内中渐浅,为灰褐色,也有浅灰黄色,性寒、味苦酸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惊等功效。李时珍《本草·犀》说:“犀角,番名‘低密’,弘景曰‘入药为犀生者为佳’。”根据明代曹明仲《格古要论》论述,犀角有肥瘦之分,有黄、有黑,有淡如碧玉,黑中有黄花、黄中有黑花,“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肃,上下相连,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

犀角又分为亚洲犀角和非洲犀角。亚洲犀角的长度一般在一尺左右,犀角的纤维粗,表皮和内肉呈现出像甘蔗纤维的粗丝状纤维。底部断口的切面也类似甘蔗的断面,有比较密集的细小粒点,被称为“鱼子纹”或“粟纹”。亚洲犀角的角质比较柔韧,棕褐色像深色蜂蜜,且不透明,角的正前方上部有一凹槽,在杯底的边缘上经常可看到凹进一段,角的正后方下部又有一条凸起,使杯的口部不是规整的正椭圆形,这种现象俗称“天沟地岗”。非洲犀角比较长且大,一前一后两个角,前长后短,最长的可达到二尺六七寸长。非洲犀角的角质看上去胶质感强,纤维比较细密,内肉呈半透明状,角也不如亚洲犀角柔韧,显得脆硬,受到干湿气候的影响时会裂,药用价值也低很多。非洲犀角大多出现在清晚期,从广州进口,故又被内地人称为“广角”,广角没有天沟地岗的现象。

“灵丹妙药”、“起死回生”、“肿瘤、病症、糖尿病”……犀角是中国四大名药之首,他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古代,人们将犀角制作成器皿,饮用白酒。犀角器也在古代工艺品中属凤毛麟角,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更是独领风骚。2003年以来,犀角在古玩市场上火起来,出现了大量“犀角杯”。俗话说,物以“犀”为贵,犀贵比黄金。据统计,至今存世的犀角雕器不超过4000件。

金庸在《笑傲江湖》第十四章曾说,祖千秋说:“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犀角杯就开始不断出现在拍卖行中,尤其是2000年后,价格持续上扬,市价涨了至少十几倍,而国际行情也在飞涨。

犀角雕作品如此身价暴涨,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存世量有限,且料源也十分珍罕。中国不出产犀牛,所以即使在古代,犀牛角也属于珍稀物品,多是通过进贡、贸易等渠道进入中国。犀牛角流入中国,据悉是从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开始的。

犀角市场

2005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末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以1076万港币晋级“千万元俱乐部”;2010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又有两件犀角器均以3986万港元的高价,打破了这项拍卖的世界纪录。

2010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松竹堂珍藏30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高达2.37亿港元。同年6月,北京古天一拍卖行犀角专场中,15件拍品同样百分百成交,成交额高达6266.4万元。同年12月5日,北京保利“酌兕觥”犀角专场中,21件犀角器拍出6046.9万元。这一年秋拍中,北京翰海投入犀角器30件,北京匡时投入33件,也全部成交。

    

非洲犀牛角:称广角    广角产自非洲,颜色:黑褐色

广角又名天马角,可雕刻工艺品,也可做药用,但药效不及亚洲犀角。

为与犀牛角相区别,现简单介绍一下。广角也是犀牛角,但产自非洲,因自然气候条件不同,也与亚洲犀牛各异。过去大部分由广州进口,又是广运通进口商经营,故一般习称广角。


广角一般是黑褐色,纹丝较犀牛角细,而且相互粘连。广角无蜂窝状眼,无鱼籽样纹,无天沟地岗,这是与犀牛角得显著区别之一。此件犀角杯为清代早期风格, 高:12cm,重:502克,色如玛瑙,灵晕闪动,呈现出柔美的琥珀光泽,把犀角独特、天然的纹理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其器口椭圆形,浑重典雅,古意盎然。整器刀法刚柔相济、巧拙兼备,所雕刻人物故事问,其人物纹在雕刻界为最难雕刻技艺之一,从而此藏品不是一般大师所能雕刻出来,诚为一件难得的艺术瑰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