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机构在不同时期、不同班型该如何设置优惠,创造学生流量呢?

(中小学)教育培训行业,一般将全年分为四个学期——寒假短线班、春季长线班、暑假短线班、秋季长线班。有多少校长认为长线和短线的唯一区别,就是长线班比短线班长……

这种普遍却错误的想法直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毫不考虑不同时期不同班型的特点和学生报班的目的,盲目设计极其雷同的优惠政策——市场主管传单撒的满天飞,上书几个大字:报X科赠1科或报X科打X折;教学主管更省事,长线班的讲义剁吧剁吧,短线班要多少节课就整多少节课,完事。

结果是,大家都很努力,学生不买账,胡乱打折,招生没起色,利润也败光了。

null


看到这应该有人急了,哇呀呀,这可如何是好?!别急,本人有话说。

一个教育机构,最核心的工作有两块——招生和教学。今天主要聊一下,不同时期、不同班型如何设置优惠创造学生流量,下期再聊如何把招进来的学生留下。

1、长线班

机构/学生长线班目的分析

(1)【机构目的:赚钱+口碑】

跟擒贼先擒王一样,机构想通过长线班心想事成,得先了解下在这场拉锯战中双方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机构来说,长线班第一目的是盈利。

在这个前提下,对于一个成熟机构(注意前提),一切设计长线班大折扣的招生行为都是耍流氓!

长线班的第二目的是树立机构口碑。

业内的有一个共识:小型机构靠宣传,中型机构靠运营,大型机构靠口碑。口碑是机构的生命线。短线班时间短,讲授内容有限,而且无考试验证,很难对口碑有较大的影响,而长线班不一样,在长线班,课程设计一般与学校同步,而且课时量较多,老师是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教育孩子的。

(2)【学生目的:提分】

对于学生来说,很简单,报长线班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提分。

没有学生想玩才报的长线班,如果是迫于家长压力报的,也往往坚持不下来(因为周期太长)。即使他并不靠谱,即使他天天玩,他还是幻想能提分的。既然要提分,学生选择教育机构的最重要因素就不是钱,而是能让学生提分的人——老师。

通过上面的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和短线班比,学生和家长对于长线班的价格是相对不敏感的。这个结论同样符合机构利益。

方针是知道了,但你确定你的优惠策略是可以的?

(3)长线班优惠策略

【策略1:取消小优惠】

先说一个我们经历的小坑。

以前我们设计过报名长线班的种种小优惠,如几个同学团报有小优惠;一个同学报多科有小优惠等等,并一度为自己人性化的设计击节叫好,一度认为这些小优惠带来了大量的学生流(数据显示确实不少学生得到了优惠)。

后来问题来了。虽然是小优惠,但是架不住学生多,仔细一算,一个学期竟然也掏出去几十万,简直吓死人。易地推专业招生18五37一36五23告诉你,更让更头疼的是,遇到退费情况就更麻烦,教务人员和家长往往纠结于几十块的优惠该不该取消,本来数目不大,但是就因为这点钱闹得不愉快的情况非常多。

所以,我决定取消这一系列的小优惠政策。

结果出人意料——这个英明的决策,得到了深受算学费迫害的教务人员们的一致反对。他们的理由很明确:所有的家长和学生报名时都会问,‘优惠呢,我要优惠!’一下子没了,会很影响报名的。我当时也被说蒙了,新政策不了了之。

但在之后有一次跟朋友去饭店吃饭,我一下明白了这个道理。吃完饭结账,我自然而然的要了发票(不能报销),因为发票有刮奖我有可能中奖。我来这吃饭,绝对不是因为能刮奖,而是因为饭好吃,如果告诉我没发票,我还是会来。

上面的例子就是想说明,这些小优惠看上去很重要,家长和学生都会要。这是因为问一句“优惠呢?”没有任何成本,有任何一丁点收益大家都会去做,这纯粹是让机构惯的。

有人会说这些优惠难道没有招生效果?

一门长线班的课将近2000元,你说谁会为了几十块钱而做决定学还是不学?

所以,我们得到第一个结论,在长线班,任何小优惠基本都是没啥用的。

当然,机构如果觉得取消这个优惠太突兀,也可以送点不值钱的小礼品(本子、笔等)来过渡下,饭店不给发票给可乐是一个道理。

【策略2:不做盲目折扣】

有校长看到这要疯了:又要取消小优惠,又要取消折扣,究竟要干嘛,难道没学生等死?

先别急,我说的是不做盲目折扣,即针对所有人的报X科赠1科或报X科打X折。暂且不说折扣把自己的那点利润折没了,我们只说招生效果。

短期班结束,长期班开始招生时,其实我们面对的学生就两类:在本机构上了短期班的学生以及没在本机构上短期班的学生。

如果是已经在本机构上过课的学员,此时他对于本机构的老师(尤其是教过他的老师)有很强的主观评价,好还是坏非常直观。如果他认为老师好,那么他必定会报名,你这折扣就白扔了。如果他认为不好,我们上面说过了,学生长线班的目的是提分,在这就不是钱的问题,多大折扣都没用。如果他认为一般,这个情况比较有意思,我也遇到过,可能会有人说,此时折扣就有用了吧?确实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态度模棱两可的学生量是比较少的。因为长线班很长,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很高。而且我观察过,这种学生如果倾向于不和这个老师学,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别的机构,而是去这个机构别的老师的班,这一点和折扣关系不大。

如果是没在本机构上过课的学员,可以分两类:在别的机构(简称机构A)上课的,和短期班没补课的。中小学培训行业有一个常识是,报长期班的学员往往有报短期班习惯,但是有很大一批学员是只报短期班,没有长期班习惯的。寒暑假比春秋季报班火爆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如果学员在A机构上的短期班,此时其实他并没有什么动力来你的机构上长期班。因为如果他在A机构上过长期班,又报了这个A机构短期班,说明他是认同A机构的,最大的可能是他继续报A机构的长期班;

如果这个学生没有报过A机构的长期班,只报过A机构短期班,因为短期班(寒暑假班)结束没有期末考试等考核,他不能明确培训效果,因此他的选择只能是继续上A机构的长期班或者不上了,来你机构的概率很低。

如果学员连短期班都没报(不考虑正好寒暑假有事等特殊情况),那么吸引他来长期班貌似是个超高难度动作,几乎不可实现。

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