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生充满了奇趣,一方面追求高位,另一方面又受高位所累。作者在文中论述了身居高位的不自由,也说了身居高位者如何洁身自好。这对于人生,对于身居高位者,对于追求高位者,都有很好的借鉴。
【原著:何新译】身处高位者身受三重奴役——君主和国家的奴役、名誉的奴役以及事业的奴役。他们失去了三重自由 ——人身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以及时间的自由。为谋得权势而失去自由,或者更确切地说,为谋求驾驭他人的权势而失去自身的自由,人性的这种欲望真是不可思议!仕途的升迁很辛苦,需要忍受许多痛苦,到头来获得的却是更大的痛苦,有时候为了升迁而不得不卑鄙下流,为谋求尊严而不得不低三下四。
不仅如此,高位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坐的,一不小心,结果不是灰飞烟灭,最起码也是名誉扫地,因此,说起来真是可怜。俗话说:“老而不死是为贼。”年岁和疾病使得身居高位之人本该退隐幕后,但是由于寂寞难耐,想急流勇退时却退不成,该急流勇退时却不想退。他们就像那些坐在门口的老人,让人徒笑其老而不休。
毫无疑问,大人物幸不幸福得由小人物来说。大人物要是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那么肯定找不到幸福;他们要是能够换位思考,想想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发现别人恨不能取代他们的地位,那么他们即使心里不那么想,也会觉得很幸福。有什么忧伤烦恼,他们总是最先发现,而谈到自己的过错,他们却总是最后才觉察。大富大贵之人往往不了解自己,在忙于事务时,总是没时间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塞内加说过:“人若是一辈子活得稀里糊涂,死时却名满天下,这真是件可悲的事。”
身居高位就仿佛拿到了行善或作恶的许可证。作恶就像是一种诅咒,最好是不愿做,其次是不能做。崇高理想真正而合法的目标是获得行善的权力。善念(虽然上帝可以接受)倘若不能付诸行动,也就和美梦差不多。所以,光有善念还不行,还必须有能够付诸行动的权势和地位,就像打仗必须占领制高点一样。人类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养成美德,多多行善;人类最终的安息是要求得良心的安稳。人类若是和上帝同看,也必然和上帝同息。 “上帝转过身望着亲手创造的一切,看见一切都很好,然后就安息了。”初登高位者,应当向最好的榜样学习,萧规曹随。一段时间后,首先检查自己是否尚有改进之处,然后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反面例子也不能忽视,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贬低他人,而是为了避免重蹈他人的覆辙。
所以,改革时,要力避前人的鲁莽和耻辱,要为后人开创好的先例。凡事要追根溯源,观察事物是何时及如何蜕化的;要同时向历史和当下取经,在历史中寻找最优秀的东西,在当下寻找最适用的东西。应当力求使自己的行动有迹可循,这样手下人就能事先知道能够得到什么,绝不要过于武断和傲慢,万一需要变更陈规时,应当向公众解释清楚。不要擅自挑起有关判事权的争议——与其开口要权,不如默默行使这种权力,让权力实际落入手中。要保护下属的权力,充分认识到原则性指导比事事亲为更加光荣。要欢迎一切有利于工作的帮助和忠告,不要把那些能够提供建议的人当作“多管闲事者”而拒之门外。
掌权者犯的过错主要有四种:办事拖拉,贪污腐败,态度蛮横,听信谗言。为防止办事拖拉,必须扫清衙门作风,信守时间,当断则断,根据需要安排事情。要防止贪污腐败,不仅自己和家奴不能伸手,而且要看住行贿之手。自身正,则不会伸手;自身正,而令人知晓,明明白白反对行贿受贿,则可以防止行贿。不仅要防止行贿受贿,而且要防微杜渐。凡是心性过于活络,行为举止大变而原因不明的,都有受贿嫌疑。因此,改变自己的观点或做法时,一定要明说,把改变的原因告诉大家,千万别想隐瞒。奴仆或亲信倘若无故受宠,常常被看作是通向贪污受贿的秘密渠道。至于态度蛮横,则徒惹不满而已。严厉令人产生敬畏,蛮横只能招致怨恨。上级对下属可以严厉斥责,但不可讽刺挖苦。说到听信谗言,那要比行贿受贿危害更大。行贿受贿只是偶然发生的,而一个人如果听信了谗言,则一辈子都无法摆脱。所罗门曾说过:“讲私情没有好处。这样的人会为了得到一块面包而破坏法律。”
还有一句古话说得好:“职位展示性格。”同样的职位,它让好人显得更好,坏人显得更坏。塔西佗曾批评加尔巴说:“假使他不曾是皇帝,大家倒会相信他雄才大略,有能力治理国家。”而对于韦斯巴芗,他却说:“他是唯一一个掌权以后,人格得到增进的帝王。”第一句话批评加尔巴的失败,而后一句话则赞许韦斯巴芗的修养。高位倘若与荣誉结合,则是高尚大度之人的化身。荣誉(应当)源自德操。在自然界,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势若排山倒海,而到达目的地后,却偃旗息鼓;同样,未登高位时,德操呈排山倒海之势,而登上高位之后,则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攀登高位之路绝难一帆风顺,如有党派之争,在未登高位时,则应当缔结盟友,而在登上高位之后,则应当左右逢源。当权者对前任的荣誉要珍视和公正,否则自己引退时,就会遭到报复。对待同事要尊重,宁可在他们不想会见时会见他们,也不要在他们请求会见时拒绝他们。在和下属交谈或答复下属的问题时,千万不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要对下属说:“他在工作时,就像换了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