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字金元宝鉴赏、寿字金元宝鉴定、寿字金元宝价值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聊聊金锭,金锭是古代最值钱的流通货币,一般都是银元宝和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金锭有黄金锭和赤金锭两种,有一百斤、五百斤和一千斤三种重量。不过,小编这次要聊的是黄金锭。黄金锭作为流通货币,就必不可少要聊到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今天,小编就从黄金作为货币流通的历史、金锭以及其价值一一和大家介绍。

         金锭作为一种古老的货币,天生就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赋予了金银的更多珍藏价值。金锭是古代最值钱的流通货币,一般都是银元宝和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古代一两黄金等于八两白银或1500个铜钱。传统意义上的金锭一般指的是金元宝,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名称不一样,如最早黄金货币战国楚国版状的为金版,汉代马蹄形的为马蹄金,饼状的为金饼,宋代弧首束腰的为金铤,元代之后两侧起翅的为金元宝,到了清代还有长方形金锭、立方体金锭、椭圆形金锭、葫芦形金锭等。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寿字足金元宝。

       查找资料中显示,最早以黄金作为货币的是楚国,当时黄金所铸的货币叫“郢爰”,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爰”为货币重量单位,其含金量在90%以上,质量上好的可达到99%。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使用。往后便是金五铢是西汉时所使用的黄金货币,迄今所见可谓凤毛麟角。唐朝有“开元通宝”金质赏钱,不做流通,只供赏玩的,也是独树一帜。大清时期也铸有户部造光绪元宝金制样币,还有大清金锭。而小编要介绍的便是这个大清金锭。

            这枚是少见的实心寿字“足金”款金元宝,品相完整,包浆深厚,鎏金实心、手感沉重、正面模印寿字纹。不愧为真金不怕火炼,藏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如今保存极为完好。此款金元宝所以名气大是由于它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这款金元宝版面设计优雅,而且存世量稀少,是收藏界精品,具有无法估量的学术与历史价值。

此宝贝经专家从图片来看为:清寿字元宝年代,清代品相完好,包浆自然,字口清晰,经综合鉴定属于真品,寿字元宝存世量极少,并非流通所用,作为库押所用。寿字金元宝其外文意思等同于金币,属古代流通货币,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作“元宝”,始于元代。不过,早在唐初开元通宝年间,民间就有取其硕大、贵重之意,读为“开通元宝”的。而元代称金银钱为“元宝”,则是元朝之宝的意思,黄金叫做金元宝,银锭叫作银元宝,既有政治含义,也是对金银货币约定俗成的通称。

此件藏品为寿字金锭,重量为73.8g,这枚金锭底部凹陷,内部印有足金二字,整体呈船型,元宝上面印有寿字纹,整体包浆自然老道,并有明显的留传痕迹,质地坚实,其顶端圆弧形状,精巧细致,盈盈一握的束腰型,精美绝伦。元宝又称金锭,是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古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媒介。金锭主要用来作为货币存储、首饰以及其他装饰品,对于古代的金银元宝,价值会更上一层,里面不但熔铸了当时较高端的技术水平,还蕴含着历史文化意义,在近几年中,带有“寿”字的金锭,价格都翻了几番。专家老师称此寿字元宝对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有着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金锭一定是金元宝,其实古代的金锭形制没有金元宝形状的金锭有马蹄形的;长方形金锭

         金锭是古代最值钱的流通货币,但能流传至今较为少见,品相完好的更是少见,属于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因金银锭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保值升值功能,加之较少的存世量和悠久的历史感,近年来颇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关注,而且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早期的金银锭成交价格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价位,未来也具备了很好的升值潜力。

寿字金锭_本公司近期估价:

北宋靖康款官制十两金锭成------估价:RMB2,450,000---估价日期:2018-10-30

南宋“陈二郎十分金”十两金----估价:RMB1,640,000---估价日期:2018-08-30

明代十两宝型金锭一枚成--------估价:RMB2,810,000---估价日期:2018-09-28


寿字金锭_近几年成交记录:

明代“永乐年十月日朝鲜国贡----成交价:RMB1,550,000---成交日期:2018-06-10

北宋靖康款官制十两金锭成------成交价:RMB1,850,000---成交日期:2018-03-12

清乾隆年间十两金锭一枚成------成交价:RMB3,930,000---成交日期:2017-02-26

明代十两宝型金锭一枚成--------成交价:RMB2,340,000---成交日期:2017-04-01

南宋“陈二郎十分金”十两金----成交价:RMB1,560,000---成交日期:2017-08-20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