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寡人”到“朕”,帝王自称背后的涵义

中国早在夏朝就初步建立了君主体制的王朝,而当时也已经产生文字以及先进的技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社会在夏朝就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称谓已经产生了区分。而身为九五之尊的帝王,无论是出于象征还是实用意义考虑,自称都需要与他人产生区分。这种帝王的自称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也展现着不同的姿态。本文将选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帝王自称词——“寡人”与“朕”,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产生的背景以及实际含义,借以一窥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时代风采。

null


从“寡人”一词在《左传》的使用情况来,在于身份或高贵的郡王或卑微的谋士面前,君王在先秦自称时都使用“寡人”。 作为君侯的一国之长,在宗法制度森严的春秋等级制社会,诸侯身处自己封国内等级制度的顶端,是国家的最尊贵者。 因此,在和自己的臣民言谈中,他只能使用傲称,根本也不可能使用什么表示“寡德之人”的“寡人”来自谦。从另一方面看,“寡人” 一词广泛地使用于诸侯外交中,也说明“寡人”含有“嫡正”之意。 以上的分析说明,诸侯对内自称时大多数不使用寡人,而对外言谈中全部使用“寡人”自称。 这说明“寡人”是一个在外交中能够标明诸侯特定身份的词,即他的“嫡正”身份。 这种自称方式说明,在国家内他是唯一的真正的“嫡长”的寡人,在外交中他是自己国家的唯一的发言人和国君,只有这种合法的嫡正身份,在外交中才能得到其他诸侯国的承认和尊重, 才能名正言顺,继而言顺事成,否则在讲究等级和身份的春秋社会,没有嫡正的身份就不被人承认,不被人承认,在春秋社会就会被蠢蠢欲动的各国诸侯讨伐, 因此诸侯在外交中随时、处处地表明自己嫡正的“寡人”身份是出于实用以及名望考虑的。

null


如果说“寡人”的适用范围广泛活跃在春秋战国。 那么在古代,最为典型、众所周知的君主帝王的自称,当首推春秋战国之后统一天下的秦始皇从民众手中“夺走”的“朕”了。不过,早在殷周时期,帝王就有自称为“朕”的先例了。《书·汤誓》中“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就是明显的证据。

null


“朕”,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尔雅·释诂》对“朕”的解释是: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无论是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的。 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虽非一般庶民百姓,但也只不过是个大夫,绝不是帝王君主之属,可是千古传诵的《离骚》诗中,屈原便自称为“朕”:“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而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自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嬴政规定 “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朕”一词才在整个封建时代皇帝所专用。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为何,秦二世不自称为“朕”,这至今未能有确切的解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