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如拳”的“凉州上士”——访甘谷姜维祠

“胆大如拳”的“凉州上士”——访甘谷姜维祠


文|黄晨光



“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

——钟会(三国魏玄学家)


“比干之心,七窍列角;伯约之胆,其大若拳,此心器之殊也。”

——范镇(南朝思想家、文学家)


“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这位被历代前贤视为可与“比干之心”比肩的人物,就是“胆大如拳”的“凉州上士”——姜维。姜维(202-264)字伯约,天水郡冀县(甘谷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本为魏将,官天水郡中郎,参郡军事。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军指祁山。姜维受太守猜忌,归降蜀汉,任仓曹掾,时年26岁。诸葛亮称赞他“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忠勤时事,思虑精密,乃凉州上士”,将其收于门下,授之所学。诸葛亮死后,姜维总领蜀军,力撑危局,九次伐魏。咸熙元年(公元264年),钟会叛魏,姜维诈降,伺机恢复蜀汉,事败殉国,终年62岁。


null


姜维雕像


(一)“凉州上士”


冀县,本冀戎地,秦武公十年(前688),秦伐冀戎,以其地置县。治在今甘肃甘谷县东。东汉为汉阳郡治,灵帝后兼为凉州治,三国魏复为天水郡治,西晋置秦州治于此。西晋以后冀县县名多有变更,清代为伏羌县,现名甘谷县。

 

天水郡,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置。郡治平襄(今通渭县城)。辖县16,大致即今甘肃省定西、天水两地市。东汉永平十七年(74)改为汉阳郡,并移治冀县(今甘谷县东)。三国魏仍改为天水郡,辖天水市及礼县一部分。西晋移治上邽(天水市秦州区)。可见,姜维父子二人任职的天水郡,并非今天的天水市秦州区,就在冀县(甘谷)。

 

凉州,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分13个刺史部,天水郡属凉州,治所在陇县(张家川县)。凉州之得名,是因为“地处陇坂下,势如西方常寒凉,故名凉州”。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年,凉州治所由陇县迁至冀县(今甘谷县境内)。曹魏黄初元年(220),“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晋书·地理志》)。凉州治在冀县(甘谷)存续52年,在姜维18岁时,凉州治所迁至武威。


可见,当时冀县县城、天水郡郡城、凉州州治都在甘谷县,具体在今县城一带。故《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天水收姜维”、“冀县接姜母”的事件都发生在甘谷。诸葛亮之所以称姜维为“凉州上士”,是因为凉州州治就在甘谷,另一层意思,是赞誉姜维乃一州之翘楚。



(二)姜家庄


07年四月八,我骑单车去城东十里的姜家庄。当我行至苍耳王村,公路就开始爬坡,上坡后只见一条沟从南山下流出来。河堤上建有一桥,西桥头立有一块石碑,碑身高约1.3米,经风雨侵蚀已经斑驳不堪,上刻“左公隄”三字依然清晰。紧邻河堤西面的就是苍耳王村,姜家庄在其南面的南山脚下。两村南北相接,人口较为稠密,但在清代此地人口并不多。清志载:

 

王家庄,在县城正东,黄羊堡正西。(距县城)十里。五十二户。二百一十一人。庄内有初等小学堂一所,家祠一宇,井四口。


姜家庄,在县城东南,黄羊堡正西。(距县城)十二里。三十八户。一百九十九人。庄内有姜公祠一所,蜀汉武襄侯故里。井二口。


蔡家寺,在县城正东,黄羊堡正西。(距县城)十二里。一百八十二户。一千四十五人。庄内有圆通寺初等小学堂,庆余义仓各一所,井一十八口。”

 

两村均位于黄羊堡西面,距县城的里数却不相同,王家村(苍耳王)在马路旁,而姜家庄位于其南,要比苍耳王远1公里。人口相加只有90户,共410人,共6口井。从规模来看,远小于今天此处人口。


null


龙峪沟(赵家沟)


此沟当地人称之为龙峪沟,而水务部门将其称为赵家沟。沟涧里清水潺潺,堤两岸槐树荫荫。路边野草闲花铺满沙堤,置身其间,颇具古风之趣。最早记载此沟的是《水经注》:

 

渭水又东合冀水,水出冀谷,次东有浊谷水,次东有当里溪水,次东有托里水,次东有渠谷水,次东有黄土川水,俱出南山,北径冀城东,而北流注于渭。

 

《水经注》中记述的冀县水系,南岸与现在的河谷河流高度契合,近一千五百年来河流河谷变化很小。至于赵家沟(龙峪沟)是《水经注》里的哪条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当里溪水,另一种认为是托里水。2017年我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第二种说法较为可信,赵家沟即是《水经注》里的“托里水”。水务部门将其定为一级沟,河流长度8.95千米,流域面积15.94平方千米。

 

清代,赵家沟称为“回沟”。《伏羌县志》记:“回沟,邑东十里。”此沟看似秀美柔情,如遇山洪也会惊涛拍岸,绝非虚言。清志载:


东川回沟堤,同治七年(1868)六月,雷雨决堤百二十步,冲民屋三十余所,淹田二千余亩。邑候左公捐资补筑,里人立碑感之。


乡候左公出资主持修建河堤,乡人立碑纪念,这就是西河堤上“左公隄”(隄,即堤)碑的由来。左公是何人,无从考证,但他不止一次主持修渠,是一位懂水利的乡绅。城西四十里铺有永济渠,“因山崩覆盖渠,屡开屡塞。”同治初,左公主持疏渠,还没竣工,“回逆(同治回变)忽来,功遂寝此。”


null


(“左公隄”碑,被涂鸦,07年笔者摄。)


沙堤西南方向的有一古建筑群,便是姜维祠。其后是南山,又名将军岭,或靴子坪,因葬有姜维衣冠冢得名。南山属于秦岭支脉,山体红砂岩质,表面覆盖黄壤或红壤土质,有红色石林,与祠堂古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我从一条田间小路抄近道往西南方向走去。田间麦苗泱泱,野径幽幽,小草萋萋,春发之气,满鼻扑香。行至半途,有一八九岁男孩从对面走来。见我过来,他站在了前方路边。我也停下车来,等他通过。


“你先过”,我说。

“你先过”,他笑着说。


他再三礼让,好意难却,我只好先行通过。这小孩犹如这片田野一样充满朝气,不愧是姜氏后人,想必少年时的姜维也是如此。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姜维9岁,天资聪慧,尚在读书习武。姜家庄看似宁静,而十里之外的冀城,却是风起云涌,山雨欲来。一场有名的战役即将鸣锣开战,这就是“冀城之围”,或“凉州之战”。潼关之战后,马超试图复夺凉州的一场战役。这一年,姜维9岁,马超35岁。马超冀城之围名垂史册,姜维命运就此改变,戎马生涯就此登场。



(三)姜公祠


姜维祠,位于村南部三级台地之上,依靠南山,北望渭水。外门为三间式砖雕牌楼门,墙体由青砖砌成,上部由青砖斜砌成仿木斗拱结构,其上覆歇山顶。顶上正脊吻兽雕花,中间蹲对狮,两侧脊上立双鸟。大门正中上有黑底金字匾额,上书“姜维纪念馆”。大门两侧有两幅楹联:


文韬武略,随卧龙六出祁山,功垂千古光辉耀日月。

 

孝亲忠国,辅后主九伐中原,壮志未酬诚心鉴天地。


null


(姜维祠外门)


进至院内,两侧为厢房,供祠堂管护人员办公。院落正南有台阶通往祠堂,沿台阶直上有里门,为三开间重檐歇山顶木牌楼门,经此门可至内院,院内大殿里供奉姜维坐像。


null


(姜维祠里门)

null


(姜维纪念馆姜维塑像,甘谷在线刘大保供图)


清代,甘谷境内姜公祠,有2处,一座在姜家庄。另一座在县城西关。《伏羌县志》记:“姜公祠,在西关,前邑令祝公附乾隆十一年(1746)新设。”伏羌县令蒋薰(1663-1665在任)撰写的《汉平襄候姜公祠堂记》云:“邑旧有祠堂,岁久倾圮,因其基址而复新之,俾永香火以致景行之意云。”蒋薰提到,县城西关的旧祠堂,因年岁久远而坍塌,在原址上重建,使香火永继,以表敬仰之意。《伏羌县志》记:“马神忠烈姜公忠孝节烈五祀之祭,用牲礼祭以春秋仲月戊日。”可见,官府对姜维的祭司与天地郊祀一起进行,一年两次,春祭在二月戊日,秋祭在八月戊日。以羊、猪供奉,县衙有司致祭。


null


(清《县志》里的“姜公祠”)


第一次进姜维祠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院东厢房里有一间客厅,三位年逾七旬的老先生正在屋内闲坐,得知我要去参拜姜公,一位戴着茶色圆形石头镜的老人带我进了祠堂。这位老人家是苍耳王村的王柏林老先生,参加过抗美援朝,尽管年事已高,但每日在此守护祠堂。在我看来,王老先生与姜公一样也是我民族之英雄!

 

拜祭后,王老先生邀我去前院客房喝茶,三位老人给我讲起了姜公的故事。王老说,“姜公是我县自古以来对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但有远志,无有当归。”。



(四)名垂千秋


自古以来,对姜维的评价褒贬不一。诸葛亮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他对这位“凉州上士”非常器重。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姜维也是持否定态度,言:“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他认为姜维为实现个人之志,兴师动众,对形势判断不足,以致毙命。


清代伏羌县令蒋薰撰写的《汉平襄候姜公祠堂记》中,就对姜维有客观公正的评价:


夫深知天下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孔明是也。

深知国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姜伯约是也。

孔明志在复汉仅得守蜀;伯约志存蜀竟弗保身。

岂才不若魏操,智不若吴权与,亦阨于时屈于势也,然而伯约为更难矣。


邑令蒋薰认为,诸葛亮“亦阨于时屈于势也,然而伯约为更难矣”。诸葛亮受天时和形势所限,壮志未酬,而姜维比诸葛亮更难。此为高论。


伏羌县人黄虞再作诗《弔姜伯约》云:

 

九战中原讵是空,炎精欲续力图功。


至今渭水潺湲去,似泣将军斗胆雄。


null


前日本副首相后籘前正晴书,“三国大将军——姜维纪念碑”


遇良师而报知遇,逢乱世而展其才,虽身死而何其壮哉!姜伯约以其才志为冀县儿女树立了一个典范,此后千年间,冀县人民文武之风不曾断绝,进而形成了今天的甘谷人不畏艰难,敢闯敢干的社会风习。


姜公,功彪史册,名垂万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