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风格镇宅之宝花钱精品赏析

清代风格镇宅之宝花钱精品赏析



花钱作为我国古钱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丰富的文化内涵,较高的审美价值赢得了众多藏家的喜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它以方寸之地,集诗、书、画、字于一体,也含有山水、花鸟、建筑、人物等各种图案,花钱上的书法更是包括了真、草、隶、篆等各种书法的形式,还有很多内容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年代越久远,其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就越高。

清代花钱,属于民俗钱。民俗钱相传起于两汉,民间为追求辟邪、吉利等一些特殊用途所铸的钱,并不进入流通流域。可以讲是生动的民俗“铜版画”。明清两代是花钱的鼎盛时期,总体存量极少,是个人佩戴和投资收藏的佳品。花钱大多是传世铜色,一代代传下来,古趣盎然。

近日,贵州嘉宣有幸征得清代镇宅之宝大花钱一枚,直径14.5厘米,钱币正面书写“镇宅之宝”四个大字,边缘有吉祥图案,背面上方有吕洞滨的辟邪双剑,。以此花钱祈求建筑环境的平安祥和,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祈愿。

镇宅之宝,多出于古代人们上古之时有很多禁忌和崇拜,希望自己的居住环境平安吉祥而制作的一些物品,钱币崇拜就是其中很特别的一种崇拜,而铜钱作为古代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象征更具有神秘的力量,所以古代铜制花钱也用作祭祀、镇宅、招财。

此枚镇宅之宝大花钱,色泽自然,镇宅之宝字迹简洁大方、笔走龙蛇,雕刻纹路清晰,材质精良,为古代地主豪绅官员府邸壁挂之物,如此大枚花钱,经历百年风霜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绝对是崇尚民俗文化,热爱花钱收藏必选之物。

该枚花钱已委托贵州嘉宣参加2018北京秋季拍卖会,欢迎有兴趣的客户届时参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